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草;
(2)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3)兔;鼠;
(4)5;草→鼠→蛇→鹰;
(5)先增加后减少;
(6)植物;狐;
(7)细菌;真菌;
(8)相对稳定;自动调节;生态平衡
【解析】
试题分析:(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此图中的生产者是草。
(2)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3)草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如兔、鼠。
(4)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图中从左到右食物链有草→兔 →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此图中食物链有5条,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食物网。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所以此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5)如果大量捕杀鸟,使蛇的量增加,鼠的数量会随之减少,最后蛇因缺乏食物而饿死,所以蛇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由于有毒物质不易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其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三者中狐的级别最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就最多。由于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所以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的生物圈。
(7)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狐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8)在良性循环的情况下,各成分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生态平衡,草原就难以恢复原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