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了物象,他不小心将玻片往左上方移动了一下,请问如何移动玻片才能看到物象?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解析】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如果将玻片像左上方移动,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要想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必须使物像向左上方移动,这就需要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向左上方移动玻片的做法不正确,故A错;向左下方移动玻片的做法不正确,故B错;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的做法不正确,故C错;向右下方移动玻片的做法正确,故D正确。
【题目】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时“上”,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上” B.“下” C.“”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物体的倒像,上下左右相反。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时“上”,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不是“上”,故A错;不是“下”,故B错;而是“”,故C正确;不是“”,故D错。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了同样的豌豆100粒,并设计如下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的修正是 ( )
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试题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的是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那么设计的实验应该只有光这一个变量,所以两个花盆不能都放在向阳的地方,故A错;不能都放在暗室里,故B错;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环境中,故C正确;两个花盆浇的水量应该同样充足,故D错。
【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下列不符合科学问题的是( )
A.大雁何时南飞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 哪种月亮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试题分析:大雁何时南飞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故A不合题意;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故B不合题意;月亮只有一个,所以哪种月亮漂亮不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故C符合题意;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故D不合题意。
【题目】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
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右手提[ ] ,左手托[ ] 。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欲使原标本放大600倍,如果使用15X的目镜,则应选用__________X的物镜。
要想观察标本应先调节[ ] ,发现物像。
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 上。
(2)40;
(3)[13]粗准焦螺旋
(4)物镜
试题分析:⑴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右手提[10]镜臂,左手托[8]镜座。
⑵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欲使原标本放大600倍,如果使用15X的目镜,则应选用40X的物镜。
⑶要想观察标本应先调节[13]粗准焦螺旋,发现物像。
⑷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物镜上。
【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全部的大气圈、水圈、部分岩石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部分
C.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D.全部的岩石圈、小部分水圈、大气圈
试题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不包括全部大气圈,故A、B选项均错;也不包括全部的岩石圈,故D选项错误;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故C正确。
【题目】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生物特性是( )
A.生殖 B.新陈代谢 C.遗传变异 D.进化
试题分析: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生殖特性,故A正确;与生物的新陈代谢无关,故B错;遗传变异的特性无关,故C错;进化与进化的特性无关,故D错。
【题目】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空气的有无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B;高温灭菌
(3)B
试题分析:(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细菌的有无。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高温灭菌。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