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问题;假设;计划;计划;结论;
(2)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3)设置的对照试验:甲瓶的瓶口是曲颈,肉汤中无微生物,乙瓶是直颈的,肉汤中无微生物;
(4)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5)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
【解析】
试题分析:(1)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六大步,巴斯德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分析题意可知,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呢?是有食品自然产生的,还是来自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则他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
(3)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细菌不能进入,把乙瓶的瓶口敞开,细菌能进入,其他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
(4)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因此甲、乙两瓶的肉汤要煮沸,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5)实验的结果是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尽管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可与外界相通,在较长时间内肉汤仍然保持无细菌,不变质。可得出的结论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