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在学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同学将大写的英文字母“G”写在透明的纸片上,制成玻片标本(字母正放)。观察时,目标恰好处在视野的右侧。如何移动玻片标本才能使观察目标处于视野的中央?视野中的物像是怎样的?请选出正确的组合。(符号←表示左移,→ 表示右移)
A. → B. ← C. → D. ←
【解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G”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了。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物像位于视野右侧,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侧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侧移动。故选:C。
【题目】生物实验中,常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结构,显微镜上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
A. 反光镜和遮光器 B. 反光镜和目镜 C. 遮光器和物镜 D. 目镜和物镜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遮光器上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遮光器上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
【题目】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有光无光均可 B.有光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A.线粒体 B.叶绿体
【解析】(1)叶子中因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由图可以知道,①和水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和有机物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①为二氧化碳(C02)②为氧气(02)。(3)植物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线粒体。
【题目】七年级的小许买了两盆仙人掌,大家都说仙人掌适应能力很强,他很好奇,想知道影响它生存的条件是什么。于是他把这两盆植物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对A花盆几乎不浇水,而对B花盆每天晚上浇一次水。两周后,发现B花盆内的仙人掌开始腐烂,取出一看,根全烂了。请你分析:
⑴ 这个实验说明影响仙人掌生存的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
⑵ 这个实验中A花盆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解析】(1)他把这两盆植物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对A花盆几乎不浇水,而对B花盆每天晚上浇一次水。两周后,发现B花盆内的仙人掌开始腐烂,取出一看,根全烂了,说明影响仙人掌生存的因素是水分。
(2)这个实验中A 花盆的作用是对照。
【题目】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右图所示图像,且模糊暗淡。如何操作,才能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清晰
A. 装片向下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 装片向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装片向上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把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物象偏向上方,显微镜的像是倒像,因此,要将装片向上移动。视野暗淡,需要调节光线,选用大光圈或凹面镜,最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故选D。
【题目】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1/2试管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该气体,小木条复燃。该气体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水蒸气 D. 空气
【解析】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小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
【题目】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块农田 B. 一座城市 C. 一群正在吃草的羊 D. 一条河流
【解析】A、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一座城市,既包括了城市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C、一群正在吃草的羊,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D、一条小河,既包括了小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故选:C。
【题目】在杂草丛生的农田里,农作物的产量较低,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因素 B. 非生物因素 C. 阳光 D. 水分
【解析】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农田里的农作物和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杂草使农作物得到的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减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杂草丛生的农田里,农作物的产量较低,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生物因素。
故选:A
【题目】目镜头的放大倍数是10X,物镜的倍数是40X,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50倍 B. 100倍 C. 200倍 D. 400倍
【解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40×10═400(倍)。故选:D。
【题目】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转换器
【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