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九江市七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被触后叶片自然合拢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
B.下降显微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2条
B.24对
C.12对
D.6对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独立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B.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趋利避害
D.有呼吸、排泄等专门器官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如图所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光合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某同学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1000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只有40粒未萌发,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  )
A.9.6%
B.96
C.90.6%
D.4%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双子叶植物4单子叶植物
B.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
C.1植物体2植物器官3植物组织4细胞
D.1人体系统2器官3上皮组织4肌肉组织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在大树下乘凉
C.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一小块土坨
D.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阴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关于水循环与植物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入地下
B.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地球上的水就无法循环
C.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D.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吸收功能促进了生物圈内的水循环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丁四项中,正确的项目共有(  )
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④结合形成受精卵
丙:结构③发育成果皮
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若想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下列哪些措施(  )
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②增加氧气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大的条件 ⑥多用化肥、农药.
A.①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的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会迅速熄灭,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在光下检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C.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题目】如图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①实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 然后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液滴中央并展平.
(2)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观察.
(3)③表示染色的步骤,在盖玻片一边滴入    , 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引.
(4)如果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   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5)在视野⑥中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它是整个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6)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乙图所示的   号目镜和   号物镜的组合.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题目】如图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丙表示某种生理过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某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上图中的   (填“甲”或“乙”)结构相同.判断依据是没有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1]    , 没有植物细胞独有的叶绿体和[3]    .
(2)图丙中的[7]表示   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8]表示   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
(3)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4]    , [2]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菜豆种子,用四个锥形瓶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1)②号锥形瓶的种子是否萌发    , 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两个锥形瓶对照实验,以验证了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
(2)③号锥形瓶的种子是否萌发    . 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   号.此结果证明了   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
(3)若想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②号锥形瓶和   号锥形瓶做对照实验.
(4)在如图所示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胚是由   组成的,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豆芽主要是由   发育来的(此两空均填图中的编号).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方法如下:
①如甲图所示,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
②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③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④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⑤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⑥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漂冼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
(2)步骤④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消耗.
(3)步骤⑤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    .
(4)步骤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   则是绿叶制造淀粉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
(5)光照数小时后,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6)若将一片牵牛花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上表面多,此现象说明    .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题目】花生是我国普遍栽种的经济作物之一,如图表示的是花生的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的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指的是    ,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2)甲图所示结构萌发时,最先发育并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3)乙图中花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4)丙图所示结构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属于    .
(5)依据丁图②中的种子数推测,丙图中某个子房里的胚珠数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