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肾小球 2肾小囊 3肾小管 废物(或尿素) 水和无机盐 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脊髓 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控制(或简单反射可以受到大脑的控制) 1肾小球 3肾小管 胰岛素 半透膜
【解析】(1)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3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1]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2]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几部分。
(2)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原因是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排尿反射是简单反射,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内的排尿反射中枢。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是因为脊髓将刺激传导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这说明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或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4)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说明此人的[1]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5)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就会大大增加,因此病人会出现口渴的现象。所以“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图中的[3]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6)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7)肾透析仪中图甲中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半透膜,半透膜的作用是相似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