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分解者 竞争 第三、第四 400 鹰 生态系统平衡 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二氧化碳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B时期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更稳定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解析】(1)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鹰和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竞争关系,鹰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如果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10000千焦,则流动到鹰体内的能量最多是400千焦。
(2)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人类尽可能的不去吃处于高营养级别的野生动物,一方面是高营养级别的野生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大,二是这些生物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4)上表为AB 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请分析作答:表中 B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处于更稳定的状态,原因是B时期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更稳定。
(5)将玉米秸秆做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做沼气,再将沼气做燃料,沼渣做肥料,从生态学原理看,这样做的意义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