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环保的有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用一次性木筷代替普通木筷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循环使用教科书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 没有对照实验    B. 水量过多    C. 水温不一致    D. 水中没有水草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 吸收紫外线    B. 吸收红外线    C. 阻挡微波辐射    D. 防止酸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 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C. 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 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以下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 焚烧秸杆    B. 火力发电    C. 开私家车上下班    D. 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将碳强度削减40%至45%,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将为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作出巨大贡献,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等清洁能源,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提倡乘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光化学污染   ②臭氧层空洞   ③白色污染   ④酸雨    ⑤赤潮    ⑥噪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广州市规划到2020年左右,单位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3%。下列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 屋顶绿化    B. 植树造林    C. 废气排放    D. 园林建设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温室效应、含铅废气、酸雨

C.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2008年~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下列对“温室效应”的有关认识不正确(  )

A. 化学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 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 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D. 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型能源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

不加

2节

1节

2节

2节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5克

30克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

5

5

5

5

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3

5

8

10

 

请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试验.

(2)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通过对本实验的分析,你对学校处理废旧电池的建议是: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题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

(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_____和____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l粒种子,目的是_____.

(3)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____;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____.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环保小组在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产后生活的关系后,对“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收集资料并探究.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健康.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组别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结合所学,分析探究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_____.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

A.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6)如图为蕨类植物满江红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a,b为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分析知: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A结构处进行的生理活动实质是_____,释放能量.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1953年日本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工业污染造成了重金属物质汞(甲基汞)在鱼体内积累,人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后中毒而致的.

资料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中,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弄丢后,这些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资料三:按每人每月使用一节干电池的保守计算,杭州市区每年就产生2000万节废电池,合约300吨,其中约含1800千克的汞和汞化合物.

(1)如图表示干电池被丢弃后,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传递到达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的过程,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环节分别是:

植物…[_____]畜禽…[_____]地下水…[_____]

(2)为实验垃圾的粗分类,杭州市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废旧电池丢入下列哪个垃圾桶?_____.

(3)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至少答出两点)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平衡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CO2产生途径有多种,除去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外还有_____

(2)如图显示:大气中CO2消耗途径主要是_____.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雾霾加重,给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根据上图CO2生产生和消耗途径,对此,我们应该:_____、__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如果为某市在近20年期间,对城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研究的统计图,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如图,说说在这20年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_____,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_____.

(2)根据研究表明,每年冬季的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于夏季,解释其中的原理_____.

(3)为了有效减缓温室效应,请你为政府机构进言献策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