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下列关于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动物
④体表被毛
⑤具有社会行为
⑥靠四肢行走
⑦导盲犬的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A. ②③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⑥⑦
【解析】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具有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特征。故①体温恒定、③胎生动物、④体表被毛、⑥靠四肢行走都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①③④⑥正确;②导盲犬的体温恒定,变温动物不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②错误;导盲犬不是群居的,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故⑤错误;导盲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故⑦错误。
【题目】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适于游泳
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
C.家鸽的体内有发达气囊,适于飞行
D.家兔的犬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适于游泳,说法正确;(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身体分节,有发达的大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从而完全适应陆地生活,故说法正确;(C)家鸽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形成独特的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家鸽充足的氧气,同时,飞行时体内产热更多,需要随时散热,这时家鸽体内的气囊可以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这些特点都有利于飞行,说法正确;(D)家兔属于草食家畜,以吃草、农作物的茎叶和某些树叶,但是不吃肉,家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但是没有犬齿,只有肉食哺乳动物才有犬齿,主要起撕裂食物的作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由微生物组成
B. 甲与乙之间是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
C. 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D.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乙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由微生物组成,A正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甲属于生产者,乙属于消费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B正确;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C正确;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
【题目】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蚂蚁做巢、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 蜘蛛织网、蚂蚁做巢、企鹅孵卵
C. 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D. 鸟类迁徙、黑猩猩从蚁穴中取出白蚁、蝉的鸣叫
【解析】试题分析:蚂蚁做巢属于先天性行为,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蜘蛛织网、蚂蚁做巢、企鹅孵卵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
蜜蜂采蜜、鱼类洄游属于先天性行为,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
鸟类迁徙、蝉的鸣叫属于先天性行为,黑猩猩从蚁穴中取出白蚁属于学习行为,D错误。
【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杜鹃卵产在画眉的窝中 B. 火蚁群形成“蚁团筏子”过河
C.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D. 宠物狗见到主人摇尾巴
【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火蚁群形成“蚁团筏子”过河属于社会行为。
【题目】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下图所示)。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
A. 声音
B. 动作
C. 气味
D. 激素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蚂蚁用头左右摆动召唤同伴到新食源地或用身体前后来回运动召唤伙伴到新巢址,这是蚂蚁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题目】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五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B. 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⑤,无细胞膜的是③
C. ④⑤营自养生活,①②③营异养生活,③营寄生生活,①营腐生生活
D. 有蛋白质外壳的是③,有叶绿体的是⑤,有伸缩泡的是④,有纤毛的是④
【解析】①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其最外面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是异养。②是细菌的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是异养。③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④是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无细胞壁,最外面是表膜,相当于细胞膜,其上布满了纤毛,是运动的结构。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⑤是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有细胞壁,其内有杯状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可见D符合题意。
【题目】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生物学原理
A
巴斯德消毒法
高温灭菌
B
冷藏法、冷冻法
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
罐藏法
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真菌接触
D
脱水法、腌制法
破环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A.A B.B C.C D.D
【解析】试题分析:巴氏消毒法,原理是高温灭菌,A正确;冷藏法、冷冻法,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罐藏法的原理是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C正确;脱水法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保存香菇通常所采用的方法属于脱水法。腌制法是利用食盐腌制,利用盐溶液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不是破环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D错误。
【题目】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解析】试题分析: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大都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故选D。
【题目】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体内同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比较,下列关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鸡与大袋鼠
B.金枪鱼与链孢霉
C.海龟与火鸡
D.响尾蛇与猴
试题分析: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发现: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题干中C海龟与火鸡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大,亲缘关系近.
【题目】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可把生物划分为纲、目、科或属等不同的等级。根据狼、兔和人的相似程度,可将三者都划分到 ( )
A. 哺乳纲 B. 犬科 C. 食肉目 D. 犬属
【解析】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兔: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兔种;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可见狼、兔和人三者同属于哺乳纲。
【题目】近年来,冠县兰沃乡种植的彩色小麦因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彩色小麦是由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由此可见,彩色小麦的培育是充分利用了( )
A. 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B. 转基因技术
C. 基因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彩色小麦是由小麦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C
【题目】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人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宥害生物流人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①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
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④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解析】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如题干中所说“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没有天敌控制,可能会①在当地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③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④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而不会②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⑤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符合题意。
【题目】中学生小刚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这个探究实验很感兴趣,并提出疑问:寝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干净整洁的寝室与潮湿脏乱的寝室相比较,哪种寝室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探究这个问题,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培养皿
步骤
第一步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C
第二步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 处理
第三步
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
B组培养皿打开后在潮湿脏乱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
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四步
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
观察实验结果(菌落情况、菌落数目),并进行记录
(提示: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请针对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组实验中,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是______组和______组。
(2)第二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
(3)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________步完成。
(4)在三组培养基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B组培养皿打开后在潮湿脏乱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故A,B,C三组实验中,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是A和B组。(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3)(4)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所以高温杀菌后要等冷却,再进行接种,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三部中完成的。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是实验组;B组培养皿打开后在潮湿脏乱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也是实验组;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其对照作用。接种后放在温暖(30℃的恒温培养箱)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题目】某同学以桑叶和其他植物叶为饲料,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食物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__发育。
(2)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______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 ②租来的体形较小的蚕 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4)实验过程中,应以__________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家蚕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2)租来的体形较大的蚕或体形较小的蚕都可能具有某些学习行为,只有自己用蚕的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蚕才不会具有任何学习行为。(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要以桑叶和其他植物的叶作为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是放桑叶的一组家蚕。(4)探究实验一般要重复几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