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二中八级(下)月考(4月份)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

A. 卵细胞    B. 精子    C. 白细胞    D. 成熟的红细胞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患麻疹后不再感染麻疹

B. 唾液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D.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的晚,那么

A. 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患心脏病的人要配备的药物是(    )

A、硝酸甘油    B、阿司匹林    C、感冒冲剂    D、红药水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哪一种疾病可以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

A. 急性传染病    B. 肺结核    C. 脑血管疾病    D. 呼吸系统传染病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不需要在较小伤口或出血较少情形下采取的措施为(    )

A、将伤口冲洗干净  B、贴上创可贴  C、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   D、拨打110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青蛙体形小,抗寒能力差

B. 狼体形大,抗寒能力强

C. 青蛙是变温动物,狼是恒温动物

D. 狼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细菌对这种抗生素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

B. 细菌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C. 对细菌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D. 细菌的抗药性是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被子植物受精完成后,花的结构能够发育成种子的是(  )

A. 子房    B. 受精卵    C. 胚珠    D. 子房壁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身体细长如线    B. 体表有角质层

C. 有口无肛门    D. 大多营寄生生活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狗会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

B. 蚯蚓走迷宫

C. 小袋鼠生下来就能爬往母袋鼠的育儿袋吃奶

D. 小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取食白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人体神经系统由下列哪项组成(  )

A. 脑和脑神经    B. 脊髓和脊神经

C. 脑和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D. 脑神经和脊神经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陆地环境比水中环境干燥而复杂多变,下列哪项不是陆生动物适应陆地干燥气候的结构特点(  )

A. 蚯蚓的刚毛    B. 蛇的鳞片    C. 蝗虫的外骨骼    D. 蜥蜴的细鳞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龟﹣﹣肺和皮肤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许多生物知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原一定是外来物质,抗体是人体蛋白质

B. 生产实践中的扦插、嫁接,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 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皮肤和黏膜

D.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_____免疫,其原因是_____。乙组绵羊_____。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_。

(3)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_____起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

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存在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_____性的染色体组成。

(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_____%。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发育。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浅色桦尺蠖数量会_____。(增加或减少)

(4)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变化是_____的结果。

(5)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_____的多样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鲫鱼5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____呼吸;C用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上述动物中,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是_______;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_______的特征。

(5)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___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表为某家庭成员部分性状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

家庭

成员

血型

眼睑

眼球虹膜的颜色

父亲

A

双眼皮

褐色

母亲

O

双眼皮

褐色

女儿

A

单眼皮

褐色

(l)女儿与父母眼球虹膜的颜色一致.这一现象叫              。

(2)在遗传学上,单眼皮与双眼皮被称为              。

(3)如果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女儿眼睑的基因组  成为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4)父亲遗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              。

(5)如果女儿因病需要输血,家庭成员中最佳的供血者是         。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3年春,流感家族中的以为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H7N8型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截止5月16日16时,全国已确诊130人,36人死亡,72人痊愈.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H7N9病毒已发生人际间传播,目前没有疫苗.据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1)H7N9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 _______ ,病毒没有 _____ 结构.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______ ;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 ______ .

(3)若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注射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 _______ ,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_______ .

(4)为防治H7N9型禽流感,某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蓝根冲剂,其包装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 ___ 药(填“处方”或“非处方”).

(5)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 __

A.医生

B.农民

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

D.司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