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②模拟肺,④模拟膈 B. 甲模拟吸气过程,此时①内气压小于②内气压
C. 乙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 D. 这个实验说明吸气、呼气与膈的运动有关
【解析】图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廓,④模拟膈,A正确;图甲中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此时①内气压大于②内气压,B错误;图乙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C正确;由此实验可见:实验说明吸气、呼气与膈的运动有关,D正确。
【题目】血液流经下列哪个部位后氧气浓度会升高? ( )
A. 全身血管 B. 小肠处的毛细血管
C. 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析】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人体内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会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题目】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 鼻腔和肺 B. 呼吸道和肺 C. 气管和肺 D. 呼吸道和气管
【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题目】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B. 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
C. 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
D.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毫克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错误;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错误,C正确;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每百毫升的血液中只含有几微克的激素,故D错误。故选C。
【题目】如果要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饲喂
A. 含生长激素的食物
B. 含性激素的饲料
C. 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D. 大量昆虫
【解析】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说明蝌蚪发育成成蛙与甲状腺有关。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成成蛙。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因此要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饲喂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题目】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液共有的成分是( )
A. 水、蛋白质、尿素
B. 水、血细胞、葡萄糖
C. 水、无机盐、葡萄糖
D. 水、无机盐、尿素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故选D。
【题目】下列不是血液的功能的是( )
A.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 释放能量 D. 防御和保护
【解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通过呼吸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应给身体各细胞利用.释放供应能量,不是血液的功能。故选C。
【题目】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
A. 口腔、胃 B. 胃、大肠 C. 胃、小肠 D. 小肠、大肠
【解析】在各段消化道中,口腔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但对营养物质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对食物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因此各段消化道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胃和小肠。
【题目】人受凉感冒时,鼻腔常常被阻塞,这是因为
A. 扁桃体发炎 B. 气管发炎
C. 鼻腔黏膜充血 D. 有过多灰尘、病菌阻塞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C正确。
【题目】由于胸廓的容积大小的变化,使得外界气体能够进出肺,肋骨和膈位置的变化使得胸廓容积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肋骨上举,膈下降,胸廓容积变大 B. 肋骨上举,膈下降,胸廓容积变小
C. 肋骨下降,膈上升,胸廓容积变大 D. 肋骨下降,膈下降,胸廓容积变小
【解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A符合题意。
【题目】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水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D正确。
【题目】在献血或输液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上肢动脉
【解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正确。
【题目】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与①相比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
B. ②与①相比葡萄糖和无机盐含量基本相同
C. ④与①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D. ⑤中不含尿素和无机盐
【解析】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②与①相比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A正确;②与①相比葡萄糖和无机盐含量基本相同,B正确;原尿流经肾小管是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④与①相比尿素含量增加,C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⑤中含较多的尿素和无机盐而不是不含尿素和无机盐,D错误。
【题目】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 子宫和睾丸 B. 输卵管和输精管 C. 卵巢和贮精囊 D. 卵巢和睾丸
【解析】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题目】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 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
B. 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尽量少吃肥肉和荤油
C. 谷类为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
D.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尽量少吃鱼、禽、蛋和瘦肉,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
【解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因此,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A正确;从平衡膳食宝塔来看,最顶层的是脂肪,每天摄入量最少,因此要少吃含脂肪多的肥肉和荤油,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少吃盐,B正确;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谷类为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C正确;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等,但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因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含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D错误。
【题目】肺结核杆菌随空气进入肺部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③⑤②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⑤③②④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清新的空气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才能进入肺。因此肺结核杆菌随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①鼻、④咽、③喉、⑤气管、②支气管。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分别属于( )
A.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 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里面的血液流动比较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里面血液流动比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从图中血液流动方向看出甲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乙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动脉;丙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因此是毛细血管。
【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明显不同,呼出的气体中( )
A.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解析】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主要区别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气含量减少(21%→16%)。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给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题目】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养料增加 B. 尿素减少 C. 氧气增加 D. 二氧化碳减少
【解析】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
【题目】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 )
A. 气管 B. 肺泡 C. 血液 D. 细胞
【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题目】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模式图,①~②为相关气体,A~B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所示的为________里的气体交换,B过程所示的为________里的气体交换。
(2)物质②是________,①是________。
(3)通过A过程后,血管里氧气的浓度________。
【解析】(1)通过分析可知:图中A处有肺泡,因此A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B有组织细胞,因此B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而实现的。(2)图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红细胞运输氧气,血浆运输二氧化碳。(3)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题目】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我国农业专家用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小麦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_______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在[ ]___________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填疾病名称)。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④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