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唾液、肠液、胰液 胰岛 导管 舒张 3→6→7→1 肾小囊→肾小管 静脉血、动脉血 ③⑤ 5→4→3→6→7 由小变大
【解析】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呼气,④吸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图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图丙,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6上行传导纤维、7大脑皮层、8下行传导纤维。
(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进行甲图中③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肺缩小、胸廓缩小。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肺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1主动脉→全身各处。
(3)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肾脏内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Ⅰ肾静脉中流静脉血,Ⅱ肾动脉中流动脉血。在长跑时,呼吸过程的③通过⑤排汗排出大量的水分。
(4)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7大脑皮层。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所以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小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