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粗 细 白亮 通光孔 675 物镜 气泡 ④③①② 清水 碘液 50X 5X
【解析】
如图所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为: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反光镜。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
(1)能够使镜筒下降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大幅度下降,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小幅度下降,使物像更清晰。所以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②]粗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当用在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③]细准焦螺旋小幅度移动,使物像清晰。
(2)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白亮的。
(3)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后,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目镜和最大的物镜的乘积。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则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15×45═675倍。
(5)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转动目镜污点不动,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最可能在物镜上。如观察到的视野如右图,看到的不是细胞而是气泡,这是在盖盖玻片时出现了问题。
(6)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
(7)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④和②分别滴加的游液体是清水和碘液。
(8)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物像的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物像的数目越多。所以已知小红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若想观察到更大的细胞,小红应改为选择物镜放大倍数50X的镜头;若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小红应改为选择物镜放大倍数5X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