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8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水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4、5、6 捕食与竞争 40 不能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稳定性差 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高,获得的能量少
【解析】(1)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但要组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还缺少分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这些食物链有:①藻类→轮虫→水蚤→鲶鱼→绿鹭、②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青蛙→绿鹭、③藻类→水蚤→鲶鱼→绿鹭、④藻类→水蚤→划蝽→青蛙→绿鹭、⑤藻类→水蚤→划蝽→鲶鱼→绿鹭、⑥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鲶鱼→绿鹭、⑦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青蛙→绿鹭、⑧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鲶鱼→绿鹭。
(2)该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水藻,水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8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4、5和6营养级。
(3)水蚤与轮虫都以藻类为食,二者属于竞争关系;水蚤又以轮虫为食,二者又是捕食关系,所以水蚤与轮虫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的关系。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因此,“蚊子幼虫→划蝽→鲶鱼”这条食物链为例,若蚊子的幼虫获得了1000千焦的能量,最多能传递给鲶鱼的能量为:1000×20%×20%=40千焦,最少是:1000×10%×10%═10千焦。
(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
(6)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稳定性差。
(7)在该食物网中,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的高,获得的能量少,因此体形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