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性状变异保护色适应性自然选择完全变态浅色桦尺蛾增多(深色桦尺蛾减少)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7.1%4.7%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
(2)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桦尺蛾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它们能够存活下去并繁殖后代;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容易被敌害吃掉而失去产生后代的机会。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4)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6)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
(7)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8)根据表中的桦尺蛾的释放数和回收数可知,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的捕获率分别是: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