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 )
A. 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B. 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C. 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D. 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可以换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题目】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 )
A. 左上方移动 B. 右上方移动 C. 左下方移动 D. 右下方移动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题目】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试题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解: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
故选:B
【题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 )
①取镜与安放②对光③安放装片④调节焦距⑤观察.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⑤④③② D. ①③②⑤④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收镜。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4、最后整理实验台。
故A符合题意。
【题目】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8×,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8 B.10 C.18 D.80
试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8×10═80(倍)。
【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解析】略
【题目】下列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时使用的目镜和物镜,其中看到的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A. 目镜5×,物镜l0× B. 目镜10×,物镜l0×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其放大倍数为物镜和目镜的乘积,A是5×10为50倍,B是10×10为100倍,C是5×40为200倍,D是10×40为400倍,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是D,所以看到的红细胞体积最大的是D。
【题目】如图是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试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①取镜②对光③装目镜④降镜筒⑤观察.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⑤④③②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③②⑤④
故C符合题意。
【题目】下图中1、2为目镜长度,3、4为物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距离的大小,欲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图中1、2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3、4表示目镜,目镜与物镜相反,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5、6表示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其中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短。由于题中要求得到最大放大倍数,因此应选用高倍组合,即2、3、6。
【题目】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______
试题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
【题目】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那么玻片上写的是“ ”
试题分析: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 上”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 ”。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上,那么,玻片标本上写的是“ ”。
【题目】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玻片标本时,把玻片放在[ ] 上,使标本正对[ ] ,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以免 。如果观察中发现物像不清晰,应微转[ ] 。
(3)如果视野里没有理想的观察对象,我们应该轻轻地移动 ,寻找合适的物像。
(2)④物镜;损坏玻片标本;①细准焦螺旋
(3)玻片标本
试题(1)把玻片标本放在[②]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⑤]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看着[④]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如果观察中发现物像不清晰,应微转①细准焦螺旋。
(3)如果视野里没有理想的观察对象,我们应该轻轻地移动玻片标本,寻找合适的物像。
【题目】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_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倍。
试题在显微镜的构造中,控制外界光线进入多少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当目镜放大倍数为10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X,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