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非生物 生物 分解 2 F→E→D F D 捕食 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A]属于非生物部分,B、C、D、E、F属于生物部分,F植物属于生产者,[G]属于生物部分的分解者。
(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F→E→D;F→B→C→D。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2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F→E→D。
(3)在该生态系统中,根据有机物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且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体内有机物和能量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F。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会越多,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D,其营养级最高。
(4)在该生态系统中,D捕食C,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生物和它生活的环境形成的整体就称为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