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题目】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丁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C.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丁数量增加
D. 丙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
【解析】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因此甲、丁、乙都是消费者,而不是乙是分解者,A错误;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甲→乙,B正确;若乙的数量增加,乙捕食甲增多,导致甲的数量减少;则丙数量增加,丙吃的丁增多,因此丁数量减少而不是增加,C错误;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丙是第一营养级,因此丙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少而最多是乙,D错误。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相关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B. ③是地球
C. ④包括岩石圈的表面
D. ②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
【解析】生物部分包括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①主要是指绿色植物,A正确;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而不是地球,B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④岩石圈的表面,因此④包括岩石圈的表面,C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②非生物部分,因此②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D正确。
【题目】 2015 年6 月1 日 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其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D符合题意。
【题目】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可证明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 细胞壁 60℃ B. 细胞壁 70℃ C. 细胞膜 70℃ D. 细胞膜 80℃
【解析】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识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即可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70℃。
【题目】下列关于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C. 食物链:植物→虫→鸟→微生物
D. 箭头表示物质是可以循环流动的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植物属于生产者,虫、鸟等动物都属消费者。因此图中有生物要构成一个完的生态系统,需要增添非生物部分分解者,A错误;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共有1条食物链:植物→虫→鸟,B错误;食物链反映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但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是不循环的,而物质是可以循环流动的,箭头表示物质是可以循环流动的,D正确。
【题目】中国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B. “大树底下好乘凉”,形象地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
【解析】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A正确;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森林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C正确;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D正确。
【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B. 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
C. 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D. 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解析】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A正确;目镜上有杂质时,用擦镜纸擦拭,B错误;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C错误;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错误。
【题目】关于杜鹃(鸟)和杜鹃花两种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杜鹃的细胞和杜鹃花的叶肉细胞相比,缺少了细胞壁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杜鹃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杜鹃花则是上皮组织
【解析】除了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构成杜鹃的是动物细胞,构成杜鹃花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错误;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C错误;杜鹃属于动物,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为上皮组织,杜鹃花是植物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D错误。
【题目】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在这里生长的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则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 盐度 B. 水分 C. 温度 D. 受污染的空气
【解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此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在这里生长的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则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受污染的空气。
【题目】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等25种作物生长正常,志愿者食物的70%来自舱内种植作物;在物化再生系统与生物再生系统的协同匹配下,大气再生水循环废物处理等物质循环基本正常.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_____,其中X这类生物属于其成分中的_____.
(2)写出该循环舱内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图中_____(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
(4)与生物圈相比,该循环舱的自动调节能力还是很弱,根本原因是该循环舱_____.
【解析】(1)图中的小麦等植物是生产者,志愿者是动物属于消费者,X这类生物能够将小麦的残枝落叶和志愿者的粪便分解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此循环仓既有非生物成分,又有生物成分,属于一个生态系统。(2)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如二氧化碳和分解者X,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小麦(植物)→人(志愿者)。(3)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气,因此图中①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4)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与生物圈相比,该循环舱的自动调节能力弱,是因为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题目】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数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甲组:低温、湿土、阴暗 乙组:室温、干土、阴暗
丙组:室温、温土、光亮 丁组:室温、湿土、阴暗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对照组应是_____组,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而B区面积应分成_____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
(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_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_____值.
(4)草丛下的鼠妇受到惊吓常缩成一个“小球”,体现了生物_____的特征.
【解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甲、乙、丙、丁四组中,丁组符合鼠妇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照组应是丁组。而B区面积应分成4等份,并设置成相应的环境条件。(2)从曲线上反映出鼠妇在实验装置中的湿土部分出现的数量,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而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中,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4)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题目】为研究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林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图表示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以及所绘的洋葱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
(1)取材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e植物细胞中的【_____】
(2)步骤a过程中,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_____.
(3)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步骤_____(填字母)操作不当引起的.
(4)d步骤中,选择_____(填“①”或“②”)号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象.
(5)e是小林绘制所绘的表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他绘图时出现了错误,多画了【_____】
【解析】(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在此过程中会破坏细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中。(2)步骤a中滴加的是清水。(3)步骤b的操作十分严格,用镊子夹住盖玻片,让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4)从外形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可见选择①能看到更大的物像。(5)洋葱表皮细胞没有⑨叶绿体。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