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0粗准焦螺旋 3 转换器 遮光器 凹 11细准焦螺旋 目镜 右下方 600 目镜 暗 大光圈 凹面镜 D
【解析】
观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粗准焦螺旋、11细准焦螺旋、12镜臂、13镜柱。
(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先转动10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再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若光线较暗,应选择7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中的凹面镜。
(2)低倍镜转高倍镜后,调节11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说明污点肯定在物镜上。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污点都不动,说明在目镜上。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小明发现自己要观察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小明观察时所选用的目镜是15×,物镜是40×,那么,小明所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600倍。
(6)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装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黑点一定在目镜上。
(7)在使用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若光线较暗,应选择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中的凹面镜使视野明暗适宜。
(8)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即是短目镜甲和长物镜丙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