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沪教版八级上册生命科学 3.2常见病及其预防 练习题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属于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范围是(     )

A. 8-12kPa    B. 8-15kPa    C. 12-18.7kPa    D. 12-17.8kPa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肝炎    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 遗传病    D. 传染病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小明的爸爸去医院做身体检查,结果显示,收缩压为19.5千帕,舒张压为13千帕,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请问小明爸爸得的病是(  )

A. 高血压    B. 心律不齐    C. 贫血    D. 低血压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

A、高脂肪饮食    B、吸烟       C、缺乏运动        D、以上都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张大娘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170/110mmHg(健康成人血压正常值为:90~130/60~90 mmHg。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     )

A. 高血压    B. 低血压    C. 贫血    D. 坏血病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其主要原因是

A. 冠状动脉被血凝块堵塞    B. 主动脉被脂肪堵赛

C. 心肌暂时缺氧    D. 肺动脉发生痉挛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A. 适量体育锻炼    B. 吃含高脂肪食物    C. 吃含高胆固醇食物    D. 经常抽烟、喝酒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青少年无关    B. 只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就不可能得心血管疾病

C. 出现低龄化倾向    D. 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在下列日常行为习惯中,有助于预防患心血管疾病的是(  )

A. 爱吃高蛋白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B. 不爱运动    C. 易激动、脾气暴躁    D. 不抽烟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冠心病、癌症         B.近视眼、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题目】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引起________的疾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________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题目】冠心病就是__________发生病变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成心肌 ________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题目】心血管疾病又称为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且是引起突发性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种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请你简要论述该如何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题目】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人体“发动机”

心脏是一个强壮、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对于身体,如同发动机对于汽车。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 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生命终止了。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的死亡是由心脏病引起的,而在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   

(1)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心脏有什么功能?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0次,请你计算出这个人完成一个心动周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多长。________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心脏与人体的生命息息相关。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保护自己的心脏?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