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10× 薄而透明 平 凹 遮光器或光圈 左侧 细准焦螺旋 ① ④(注:①和④位置可互换)
【解析】
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物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相反,若使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右侧移动,则标本向左侧移动;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在下降到过程中找到物象,物像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因此,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可知对光时,应选用的是低倍物镜,所以此题应选用的物镜10×。
(2)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4)物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相反,若使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右侧移动,则标本向左侧移动;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在下降到过程中找到物象,物像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直到找到清晰的物像。因此,观察过程中若光线变暗,可调整遮光器或光圈,若使左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侧移动装片。要使观察到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镜头的组合中,①和④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显微放大的倍数是25倍,放大倍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