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绘图如下
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
【解析】
本题是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根据实验步骤及表中数据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实验过程中变量要唯一,这三只坛都是加热前和加热煮沸后的对照,没有和不加热的对照。
(1)该项研究中,若用一只坛,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可以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亚硝酸盐含量,对照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3)根据表中数据及曲线图可以看出: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4)该项研究的设计这三只坛都是煮沸前和煮沸后的对比,并没有设立加入煮沸后的食盐水之后不再加热者沸的对照实验,因此该项研究存在的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