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1】B
【2】C
【3】B
【4】A
【5】B
【6】A
【解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水、空气、土壤、温度、光等无机环境;(3)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据此解答。
【1】阳光→草→兔→狐中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食物链草→鼠→蛇→鹰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D错误。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就是水、空气、土壤、温度、光等无机环境,可见C正确。
【3】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鹰和蛇还有竞争关系。所以图中蛇和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正确。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毒素含量从少到多依次是甲0.03、乙0.12、丙1.26、丁26.7,因此表示正确的食物链的是:甲→乙→丙→丁,A正确。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破坏了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正确。
【6】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该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都会使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简单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其共同特点是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