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50 对照组 实验组 降低直至死亡 光 相同 生理盐水 木质部 毛细血管 浑浊 非条件反射 脊髓 酵母菌 温度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目镜放大的倍数。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由下向上;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②探究的问题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所以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③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用目镜5×、物镜10×观察到了物像,则物像被放大5×10═50倍。
④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表中的A组是对照组,BCDE是实验组。
⑤从表格中看出,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清水)0、5%、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24、21、17、0( 死亡)。得出的结论是: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降低,直至死亡。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光,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3)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形态。
(4)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因此,在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中,枝条中的木质部被染红。
(5)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 管壁 | 管腔 | 血流速度 |
动脉 | 最厚,弹性大 | 较小 | 最快 |
静脉 | 较厚,弹性小 | 较大 | 较慢 |
毛细血管 |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 非常慢 |
从表格中看出,在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单个红细胞刚刚能通过的血管是红细胞。
(6)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所以,在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中,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这种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8)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其中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酿制酒酿的实验中,酒酿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保持温度在25℃~30℃,其目的是为该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