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病原体 抗原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体内产生了抗体 特异性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接种或注射疫苗(合理即可)
【解析】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因此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肠道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引起免疫反应,因此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
(2)肠道病毒EV71型传染病患者在患病前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属于传染源。
(3)对手足口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离治疗的方法符合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控制传染源。病人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因此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有:讲究饮食卫生、外出戴口罩,此外还可以预防接种或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