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遮光器 反光镜 物镜 P 50 右上
【解析】(1)外界光线进入显微镜的路线是:反光镜→遮光器上的光圈→物镜→镜筒→目镜→眼睛;反光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线的强弱选用,遮光器上的小孔称为光圈,能够控制进入镜筒的光量。因此,欲使显微镜亮度增强,应调节的部件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在观察过程中,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被移走,那么可以判定污点在物镜上。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