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鸽子体细胞内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液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把动物、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植物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还有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别是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是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小明将一个无色塑料袋套在一段叶片较多的枝条上,一段时间后,收集到一些水,这是在利用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以上都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小明将一个无色塑料袋套在一段叶片较多的枝条上,一段时间后,收集到一些水,这是在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C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该豌豆子房内的胚珠数量至少有 ( )  A. 1枚 B. 2枚 C. 5枚 D. 10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图中果实内有5粒种子,所以该豌豆子房内的胚珠数量至少有5枚胚珠,C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生物学家得到一些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可以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些碎片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细胞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由题意可知:这些碎片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说明这些碎片能进行光合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 A. 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B. 土壤中缺少无机盐 C. 土壤中肥料太少 D. 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花盆中的土壤里的无机盐被花吸收了,要想使花生长良好,必须增施无机盐或者换土。 故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做法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减少小锅炉的应用,采用集中供暖 B. 减少火力发电,增加水力和风力发电 C.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 实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D 【解析】减少小锅炉的应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节约资源,A正确;减少火力发电,增加水力和风力发电,利用新能源,不会产生污染,B正确;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改善环境,C正确;实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无直接关系,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学习完“种子的萌发”后,小明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将两份等量的大米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浇足水后,一盆给予光照,另一盆放在黑暗中,保持二者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结果两盆中的大米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胚被破坏 B. 光照太强 C. 温度太高 D. 水分太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种子的萌发除了达到所要求的外界条件外,还要满足自身条件,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具活性,处于非休眠期。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有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的多少、光照,光合作用的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是不变的,到最后是光合作用强度是一个不变的值,可见C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将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下页右上图所示分布。下列哪项结论不能通过该实验得出?( )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D. 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通过题目中图示信息可知: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770纳米和390纳米左右波长左右,说明此处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没有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说明此波长不利于光合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此实验中无法证明,B符合题意。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由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干重减少;当第6天子叶展开后,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干重在前6天一直在减少,6天后开始增加,可见A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北方的夏季,从上午8时起,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也逐渐加强,但到了中午12时光合作用反而减弱了,减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淀粉消耗过多 B. 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少了 C. 时间过长,影响了光合作用 D. 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夏日中午12时,由于光照强度过强,为了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散失过多的水分,气孔关闭,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气孔关闭蒸腾作用下降,根的吸水能力下降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午12时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最多可能是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植物生活需要( ) 
A.水 B.无机盐 C.阳光 D.温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图可知,甲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因此幼苗生长不良,长得弱小发黄最矮;乙肥沃土壤浸出液,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因此幼苗长得旺盛幼苗健壮且颜色鲜绿.由此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被运输. 故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题目】夏天,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二者的生长状况一般为( )。 
A.甲好于乙 B.乙好于甲 C.没有区别 D.无法判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夜晚凉爽会使细胞呼吸减弱,从而减少有机物消耗。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倒入3个烧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 烧杯号 | 光照/勒克斯 | 温度/℃ | CO2/% | 1 | 6 000 | 15 | 0.2 | 2 | 6 000 | 25 | 0.2 | 3 | 6 000 | 25 | 0.01 |
(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在细胞间隙积累,能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上浮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 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A.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 温度 C. 二氧化碳浓度 D. 光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个烧杯能形成两组对照实验:1号和2号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号和3号是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 ) A. 根尖的成熟区 B. 根、茎、叶内的导管 C. 根、茎、叶内的筛管 D. 叶片表皮的气孔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能吸收水, B、水是经过根、茎、叶内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C、植物体内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与运输水无关, D、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的气孔散发到空气中去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的关系曲线。据图,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 ) 
A. a B. b C. c D. 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水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碳,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在B点时,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即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B点时最好。 故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B. 绿色植物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分生区 C. 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树苗成活 D. 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图为植物的整体运输作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代表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水分 B. 乙代表输送养分 C. 丙代表输送水分 D. 甲代表释放出氧气及水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甲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同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也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排到空气中去的;丙是指植物根吸收来的水,由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乙表示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的筛管向下运输,可见A叙述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A、本实验只是在22℃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故错. B、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2℃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正确. C、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2℃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取两株大小基本一致、发育相近的健壮的天竺葵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A、B两瓶液体中培养,其中A瓶装蒸馏水,B瓶装土壤浸出液。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瓶植株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表: 植株 | 实验前质量/克 | 实验后质量/克 | 生长情况 | A瓶植株 | 92 | 116 | 生长缓慢 | B瓶植株 | 91 | 258 | 生长迅速,分枝多,叶片增加多 |
(1)B瓶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株进行_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2)A、B两瓶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3)B瓶植株比A瓶质量增加明显,说明植物生长离不开_______。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光合 蒸腾 无机盐 【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1)B瓶植株质量增加,主要是其进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且有机物得以积累在植物体内;(2)植物一生要吸收大量的水,但是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而这样做并不是浪费,而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3)B瓶植株比A瓶质量增加明显,说明植物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 | 消化道内食物 | 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 | A | 鲇鱼 | 小鱼 | 78 | B | 河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C | 小球藻 | — | 3 | D | 小鱼 | 水蚤 | 10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 _______ (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以其为食的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______________。而当小球藻暴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________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___传递,进行生物富集,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 分解者 食物链 【解析】试题分析:(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的营养关系,生产者被消费者吃,消费者吃生产者就构成了食物链;(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1)水蚤体内有小球藻说明水蚤吃小球藻,是一级消费者;小鱼体内有水蚤说明小鱼吃水蚤是二级消费者;河蚌体内有水蚤和小球藻说明河蚌吃水蚤是二级消费者,同时河蚌还吃小球藻是一级消费者;鲶鱼体内有小鱼说明鲶鱼吃小鱼是三级消费者,据此可写出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该生态系统的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3)某些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如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也很难被排除只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进行生物富集,最终鲇鱼体内含量比例最高,如果人类以鲇鱼为食,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为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某科研机构选择了乌牛早、浙农117号和龙井43号三种均生长了一年的盆栽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水分适宜的同一温室内进行,并用科学仪器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的高峰都出现在_______(填具体时间),说明此时植物的_______作用最强,制造的________最多。 (2)综合分析图1和图2的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10:00 光合 有机物 茶树的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至35 ℃时光合作用最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1)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由图甲可以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在10:00出现都高峰,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制造的有机物最多;(2)由图乙显示可以看出:在6:00至16:00之间,温度由25摄氏度升至35摄氏度,达到高峰,结合甲图有机物在这时间段积累可以得出:茶树的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至35℃时光合作用最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