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2→7→3→6→5→4→1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光照 隔水加热 叶绿素 淀粉 光 淀粉 灌满清水 阳光 快要熄灭的细木条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图一中1是观察显色,2是暗处理,3是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4是加碘,5是清水漂洗,6是酒精脱色,7是部分遮光并光照。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2暗处理→7部分遮光并光照→3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6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4加碘→1观察颜色。因此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7→3→6→5→4→1。
(2)步骤2要把天竹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3)步骤7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4)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步骤6需要先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进行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
(5)碘遇淀粉变蓝色。因此,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6)分析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该实验证明:①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呢?结合图二实验装置示意图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在金鱼藻上倒扣一短颈玻璃漏斗,然后将一试管灌满清水后倒扣在漏斗颈上。
②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处一段时间,并观察现象,可以看到有小气泡产生。
③待气体充满试管的大部分时,在水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其取出并翻转放在试管架上。
④迅速把快要熄灭的细木条伸到玻璃管里,观察现象判断气体是否是氧气,如果看到细木条复燃,则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