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间接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草 2500 蛇 捕食和竞争 B
【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物多样性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如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包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藏起来,从而形成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来源,为绝大多数物种的生存提供能量基础,以及保护水源,维持水体的自然循环,减弱旱涝; 调节气候等。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图一中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在炎炎夏日,许多游客跑到仰天山去避暑,享受夏日清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少数不文明的游客将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森林,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递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在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即草→鼠→蛇→鹰。在该食物链,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0千焦÷20%÷20%=2500千焦。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5)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相对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其数量呈波浪变化曲线,不可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直线状态,更不可能呈直线增多状态如C或直线减少状态如A。例如草→兔→鹰食物链中,兔多了,鹰因食物丰富大量繁殖,鹰就多;鹰多了,兔因天敌增加,数量减少;兔的数量减少,鹰因食物不足,发育不良,繁殖能力下降,鹰的数量减少;鹰的数量减少,兔因天敌减少,兔数量增多。因此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兔的数量应是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即水平方向的波浪形如图B,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