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5 防止出现偶然性 溶氧量 76 越多 加快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控制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1)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平均分成三组,所以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5条,不能用一条小金鱼来做实验,目的是避免试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因此,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5条,不用一条金鱼来做实验的原因是防止出现偶然性。
(2)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溶氧量。
(3)在实验过程中,对取得的实验数据需要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所以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中X=76+78+74=76,数值为76。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溶氧量为4mg/L,金鱼浮头的次数是112次,溶氧量为6mg/L,金鱼浮头的次数是76次,溶氧量为8mg/L,金鱼浮头的次数是59次,说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多,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少。因此,根据实验数据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的浮头次数越多。
(5)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氧气减少,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