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东省菏泽市八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最初形成的原始生命,最可能的生存方式是

A. 需要营养和氧气    B. 不需要营养,需要气氧气

C. 不需要营养和氧气    D. 需要营养,不需要氧气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塑料、金属类废弃物、人的尿液和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缺乏土壤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不正确的是(   )

A. 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这种特征一般是可以遗传的,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 在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减少是因为它的体色不利于伪装自己,不适应环境的结果

C.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是因为他们经常吃高处的食物,时间久了脖子就伸长了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同学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

组别

土壤

光线

温度

鼠妇数量

干燥

阴暗

20℃

10只

湿润

阴暗

20℃

10只

A.光照       B.温度    C.土壤成分    D.土壤湿度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 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影响生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有人喜欢用一种水晶样的玻璃球作装饰。该球密封,内装有水、两三条小鱼(或虾),底部有珊瑚、沙子,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小鱼(或虾)。该玻璃球构成一个

A. 生物圈    B. 生态系统    C. 食物链    D. 环境因素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下列食物链损耗的总能量最少,即可利用的能量最多的是

A. 植物—→兔子—→猫头鹰    B. 植物—→野鼠—→地鼠—→狮

C. 植物—→蝴蝶—→蜻蜒—→蛇    D. 植物—→鹿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 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大 B. 绿色植物占的比例较高

C. 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 D. 食物链简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 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表格中的资料信息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生物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世界已知物种

4342

8730

6300

19056

850-940

260000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B. 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制作标本

C. 大力发展单一树种经济林

D. 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能使鲜牛奶变成酸奶的生物是(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曲霉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微小的细菌和真菌是人类的好帮手。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及其原理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酿酒—产生酒精 B. 乳酸菌—生产泡菜—产生乳酸

C. 醋酸菌—制酱—产生醋酸 D. 酵母菌—制作馒头—产生二氧化碳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题目】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保存食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来保存肉类

B. 冷藏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C. 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D. 食品保存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的应用实例(    )

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

B.科学家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培育出了抗冻番茄

C.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

D.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的DNA上,培育出了能生产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学习了克隆羊“多莉”的知识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克隆家猫的实验方案:将花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掉核的黑猫卵细胞中,将发育成胚胎后的新组合种植在白猫的子宫里。白猫最终产下的小猫的形状应该是(   )

A. 最像黑猫 B. 最像花猫 C. 最像白猫 D. 无法确定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题目】从雄性山羊身上取出3个细胞的细胞核,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3只山羊,则这3只山羊的性别是

A. 1只雄性,2只雌性    B. 2只雄性,1只雌性

C. 3只均为雄性    D. 3只均为雌性

 


题型: ※难度:一般

【题目】阅读克隆“多莉”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996年,“多莉”羊成功诞生,震撼了全世界.“多莉”的克隆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仅将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绵羊卵中就重复了277次;而体外培养的融合卵仅有约十分之一(29个)发育成胚胎;再把这29个幼胚分别植入13只代孕母羊子宫中,最终仅有一羊产下一羔﹣﹣“多莉”.

(1)“多莉”虽然由代孕母羊产下,长相却和提供_____的羊一样.由此可知遗传信息是储存在_____里。

(2)从生殖的方式看,克隆属于_____,原因是_____.

(3)对“多莉”克隆过程的认识,你不认同的观点是_____.

A.科学研究是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B.克隆哺乳动物的成功率很低

C.用克隆技术可以大量繁殖优质奶羊            D.克隆的哺乳动物胚胎绝大多数发育不良.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同学们都患过感冒,注射过青霉素,开始用该药时,效果显著,由于反复使用,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治疗效果越来越差。虽然制药厂不断开发新型青霉素,如头孢氨苄、派拉西林钠等,但总也对付不了一些感冒病毒,为什么?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前,感冒病毒对各种药物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患病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感冒病毒被杀死,这是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

(2)青霉素的使用对感冒病毒起了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感冒病毒与环境之间的____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强这个性状逐代积累而保留下来。

(3)上述现象叫_____。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如图是滨城区某一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中,(不考虑人的因素)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___;

(2)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_____。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_____的,以“农作物→牛→人”这条食物链为例,如果消耗农作物100千焦的能量,人最多能增加_____千焦能量。

(4)该生态农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_____能力较弱。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题目】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暄软多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

(4)小芳做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___。

(5)酿酒时,发酵罐中会存有少量的氧气,发酵时_____(需要/不需要)将氧气完全去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