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ànxiōngnàndì 【典故】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 【释义】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两兄弟都好 【近义词】一丘之貉、患难之交 【反义词】反目成仇、恩断义绝 【同韵词】指顾之际、沈声静气、微言大谊、败法乱纪、绨袍之义、超然独立、履仁蹈义、逐新趋异、磨礲淬励、快心满意、...... 【成语故事】 清朝初年,有位抗清义士,在一次与清兵的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清兵所杀。他死后不久,夫人生下了他的遗腹之子。 夫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因难产,自己也死了,留下了一对无名无姓,不知谁是兄,谁是弟的两个孤儿。 义士的朋友将这两个孩子分别送到五台山和峨嵋山交给了两个和尚,以免官府追杀。 二十年后,他们俩各得到两位和尚的真传,练就了一身超凡脱俗的功夫,在江湖上都名声赫赫,被称为“南北双雄”。 兄弟二人在嵩山少林寺相见,但彼此之间都只能直呼其名,明明是同胞兄弟,却不能以兄弟相称,谁心里都觉得不是滋味。 最后,少林寺方丈出了一主意,让他们二人比武,胜为兄,败为弟。众人哄然叫好。 二人在嵩山之巅拳来脚去,刀光剑影,不分胜负,最后,不得不比试内功,以决高下。 二人分别用劈空掌震落树叶,小和尚们仔细数被震落的叶数,结果都是十万八千片。方丈无可奈何地说:“事至今日,老衲也无计可施,你们二人难为兄,难为弟。” 以后,“难兄难弟”这句话,被后人引申为,兄弟二人共同患难的意思。 【成语示列】方玉桦一言未发,但看得出她也有点激动,她显然记起他们是一九五七年的难兄难弟。 郑义《迷雾》 【其它使用】 ◎九月份,他带了一帮难兄难弟到淮海路、常熟路一带抄砸了几家普通演员和教授家庭,照相机、手表、呢大衣堂而皇之入了私人腰包。 ◎然而顾雄斌没有,他对我谈得最多并且引以为无比自豪的,是那"四十年"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和与几位难兄难弟"四十年"同心合力的岁月。 ◎所以当时在新加坡社会中称赞他是"难兄难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