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脚踏实地 【拼音】:jiǎotàshídì 【解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故事】: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编撰了我国最大的一部古代编年史--《资治通鉴》。他治学严谨、刻苦,为编撰《资治通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对书稿精益求精,六百多卷的初稿,到定稿时只剩下80卷,而且全部用工楷字写成,没有写一个草字,剩下的废稿把两间屋子都堆放满了。全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写了1360年的历史。他这种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受到人们的赞扬。一次司马光问他的朋友: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朋友答道: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这个成语形容做事认真、踏实。 【造句】 1.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2.只有脚踏实地的人,大地才乐意留下他的脚印。 3.“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4.要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每天都实现一点,每天都进步一点。 5.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曾国藩 6.终于可以“脚踏实地”做人了! 7.壮志凌云地想,脚踏实地的干。 8.言而有信为人,脚踏实地做事。 9.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10.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