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子諲;出处诗名:《洞仙歌·中秋》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节日,中秋,青天 【名句】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 【出处】 宋·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译注】 澄碧的天空如绿水一般,将秋天的污浊一洗而清。 【说明】 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小词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 【赏析】 开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万里无云、千里澄碧的夜空比作清澈的绿水。比喻并无新奇之处,然而“一洗秋容净”五字,信手拈来,使得小词境界全出。“一洗秋容净”承上句“碧天如水”而来,从更广阔的层面来写“水”之气势,一个“洗”字是点睛之笔,将广袤澄碧的天空概括性地描绘出来。 这两句是大背景的铺设,为歌咏对象——月亮的出现,蓄足了气势。“何处飞来大明镜”,明月如飞镜一般,仿佛突然飞到天边,这种情景有了前两句的铺设,就在读者的意料之中了。以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都颇具气魄,这与作者的政治豪情是离不开的。词人用典故主张砍去月中之“桂”,与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桧可能有一定联系。因为“桧”本与“桂”同音,音变后才发“会”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层强烈的政治色彩。下片寄寓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无力施展抱负的无奈之情。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