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出处诗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田园,山水,山林 【名句】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出处】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注】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①浸:泡在水中。 ②萧萧:形容雨声。 ③子规:布谷鸟。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⑤白发:老年。 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说明】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赏析】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这三句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周遭环境和自然风光。山下的小溪潺湲流淌,溪水边的兰草刚刚发出娇嫩的幼芽,幼嫩的芽枝浸泡在溪水里,仿佛是在欢快地洗澡。松林间的细沙小路十分洁净,纤尘不染,像是刚刚经过凛冽清泉的冲刷一般。傍晚天上下起了潇潇细雨,树上传来了几声杜鹃的啼声,在悠悠地唱着。这是多么惬意轻快的一副光景,它没有市朝的尘嚣,不沾尘世的污浊,优美而洁净,沁人心脾,充满了情趣。上片三句,抒发了词人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强烈的热爱和赞颂,表现了词人大气潇洒的情怀。这首词写在词人被贬黄州之后,由于诗文涉嫌“讥讽朝廷”,词人陷入“乌台诗案”,在这之后的人生中,词人渐渐衰老,仕途也一直都是坎坷崎岖的。但是词人胸襟旷达,生性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着自己悠然自得的淳朴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追寻着人生的真谛,这首词就表现了词人当时的心情。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