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写景]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复制链接]
作者:杜牧;出处诗名:《《题扬州禅智寺》》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昼夜,夕阳,黄昏

【名句】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出处】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译注】

茂密的树林中生出暮霭,斜阳渐渐从小楼上落下。

①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②飘萧:飘摇萧瑟。

③暮霭:黄昏的云气。

④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⑤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

【说明】

《题扬州禅智寺》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看望在扬州禅智寺修养的弟弟时所作。诗的前六句写禅智寺环境清幽,后两句缅想扬州城内的繁华,反衬出寺院的静寂,也反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赏析】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二句,描写了一幅暮色苍茫,夕阳西下的图画,突出了禅智寺环境的宁静。诗的首联主要通过“蝉噪”来反衬禅智寺的静,属于以动(闹)衬静。而颔联则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则见人迹罕至,“白鸟迟留”则衬出环境的沉寂凄清。而则一联则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写静。“深树”可见树林阴翳,枝叶茂密;“暮霭”更显灰暗迷蒙;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可见环境之清幽宁静。“斜阳”相对“暮霭、深树”来说则显得明丽而温馨;而“小楼”则又遮挡了光线,使得那一抹明媚之色,渐渐变得黯淡下来。这所有的变化带来的效果却是格外的幽静沉寂。

末两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以乐衬哀,用歌舞升平、繁华喧闹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突出了诗人孤独失落的心境。

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诗词网”的“名师名句”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