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读后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复制链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1950年长津湖战役后期,美陆战一师在中国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退。而在美军南逃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桥,叫水门桥。如果志愿军成功炸毁了水门桥,那美军就成了“瓮中之鳖”。所以,这座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的桥,在此时却成为了影响和改写整个战局的关键。为了成功炸毁这座桥,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灵活的战术、团结的精神,用血肉之躯撕开敌人的“火力网”,前赴后继向这座桥周围的敌军工事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即使手掌、胳膊断了,也继续用断了的手臂拉住炮绳向敌人开炮......

记得前作《长津湖》影片中指导员梅生曾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如果我们不打这场仗的话,那我们下一代就要打。”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不禁觉得志愿军战士就是那“最可爱的人”。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衣,吃着冻的硬邦邦的“干粮”,不仅要打败“美帝国主义者”,更用顽强的意志与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抗争。他们握着最为简陋的武器,拼命与敌人的坦克、大炮、飞机一决高下;他们隐蔽在皑皑白雪之中,同冰雪融为一体,有的战士甚至牺牲时仍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习,发奋努力,才能对得起70多年前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