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中班篇一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小船………〔〕…" "四周…………""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中班篇二1、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学唱这首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综合识字法 、图文结合法 、 朗读感悟法 、 想象法等。 多媒体课件、学生幸福童年照片。 一、回顾生活,接触快乐 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向大家介绍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 2、导课:北京的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瞧,他们来了,你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3、板题 著名的词作家乔羽爷爷看到小朋友这么开心,就创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播放歌曲,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请学生把课本翻到71页歌词,自由读文,想办法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巩固识字游戏:划船接力去白塔。 双桨 波浪 倒影 环绕飘荡 愉快 凉爽 尽情 幸福 洒满绿树红墙 4、读课文接力。 5、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突破重点,品味快乐 (一)、伴着音乐再读一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受?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师生评议。 3、小声读一读,你从那些词句里感受到美? 理解“倒映”“环绕”“推开”等。 4、直观感受北海秀丽风光。播放课件。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你为什么喜欢第二小节? 2、质疑:“红领巾”指什么? 水中的鱼儿为什么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歌唱? 3、激情仿写: 水中的荷花望着我们, 天空中的小鸟望着我们 。 4、配乐朗读1、2小节。水中的鱼儿,天空中鸟儿,水里的荷花仿佛也成了我们的一员,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默读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了幸福生活? 2、讨论交流: 3、你有过“尽情欢乐”的体验吗? 4、课件展示旧社会孩子们的童年。 5、通过对比,你对“谁”有新的认识了吗?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2、课文中的三个小节末尾两行内容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呢? 3、学唱这首歌。 白塔波浪 绿树红墙 幸福生活 社会主义 愉快歌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中班篇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能力目标: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如:奖桨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桨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二、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让我们荡起双桨 愉快生活快乐学习 热爱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