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届“农民文学奖”(第三届特别奖获得者是余秀华)在湖南湘阴县召开。 让许多人吃惊的是,摘得桂冠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农。 老农有70岁了,名叫危勇。 凭借一首短短18字的诗歌,他不仅斩获这一文学奖,还获得了10000元的奖金。
《咏鸡》诗作者、70岁农民诗人危勇(中) 获第二届“农民文学奖”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吧。 18个字10000元,也就是说平均1个字,相当于556元。 虽算不得一字千金,却也着实令人艳羡了。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我。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诗名《咏鸡》: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如题目所写的,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的正是农村最常见的一种家禽:鸡。 “鸡,鸡,鸡”,开头先声夺人,重复咏叹。 “尖嘴对天啼”,则是描摹鸡打鸣时的情态。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能想起另一首有名的诗歌——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估计是许多读者的启蒙诗歌。 据说骆宾王在写下《咏鹅》时,只有8岁。 当时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他们听说骆宾王是个小神童,就临时命题:以池塘中嬉戏的大白鹅为题,现场作一首诗。 骆宾王倒是毫不怯场,稳定发挥。 “鹅,鹅,鹅”三字脱口而出,骆宾王从此名声大噪。 而这首诗也从此火了1300多年。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危勇的《咏鸡》其实正是对《咏鹅》的模仿。 前面两句其实很普通,无非是把大白鹅换成了大公鸡。 给人以惊艳之感的,是后两句——“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古时,人们将夜晚分为五更。 每一更,大约2个小时。 三更,指的是23:00 - 01:00;五鼓,即五更,指的是03:00 - 05:00。 有一句俗语叫“鸡叫三遍天下白”,意思是说鸡叫三遍,天便该亮了。 三更时,公鸡鸣叫,此时夜色深沉,皓月高悬。 五更时,公鸡鸣叫,则预示着清晨的到来,太阳将要升起,农民们又该迎着晨曦开始一天的劳作了。 平心而论,危勇的这首《咏鸡》并没有特别高超的技法,华美的语言。 甚至在结构、诗句上,也完全模仿《咏鹅》,少有创造。 因此在他获奖以后,也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热议。 有鄙视他农民身份的;有说他是“山寨诗人”,拙劣抄袭的;有说他是小学生水平,难以登堂入室的; 还有的直接质疑“农民文学奖”的含金量和评判标准。
 不过在诗词君看来,《咏鸡》的好,就在于那份简单与自然。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对这样的一副画面,一定都熟悉而怀念: 那时候手机还是奢侈品,闹钟也不常用。 一日日尽职尽责叫醒我们的,便是村落里随处可见的大公鸡。 它仰着红色的冠子,面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雄赳赳,气昂昂。 “喔——喔——喔!” 雄鸡一唱天下白。 危勇的诗,唤起的便是人们这份熟悉与怀念。 危勇父母早亡,很小就成了孤儿。 他只在村小读到小学四年级,但对文学,他有自己的一份热爱与赤诚。 “没有人教我认太多字,我就自己摸索。我最喜欢的是诗歌,《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我都看完过。” 年轻时他就热爱写作,平时有空就骑着单车,在村子里四处转,找找灵感。
 他写的诗,都和农村有关。 他所在的村庄,之前是个渔村,他也有一首《渔村》诗: 极目平湖韵味赊,宏开明镜照天涯。银鱼嚼绿堤边草,彩蝶叮红水底霞。 村里老人祝寿,常请危勇赋诗一首: 星做蟠桃月做饼,江为歌带海为盅。潘程二老皆人杰,九秩双遐庆大辰。 也许在许多文化人看来,这些诗算不得好。 但对一个70岁的老农来说,这是庸常人生里,开出的诗歌之花。 面对网友说他抄袭的指责,危勇很平静地说: “当初写这首诗,也是基于骆宾王年少写出《咏鹅》。住在农村,身边就有鸡鸭鹅,我想用鸡这一主体,反映农村生活。” 如今77岁的他,身体还很硬朗,热衷于每天到村子周边游玩,爬山,赏花,看水。 他不再写诗了,他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危勇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好玩儿的是,危勇《咏鸡》诗的出圈,也激发了网友旺盛的模仿欲。 一时间,什么小猫、小狗、小鱼、小蛙,纷纷成为诗中的主角。 诗词君在这里给大家摘录几首特别有趣的: 首先必然是可爱的小猫 : 《咏猫》 猫,猫,猫,整日爱撒娇。白毛配短腿,没事就喵喵。 《咏秃》秃,秃,秃,发落使人哭。头顶只见雪,地上墨满屋。 不得不说,这首诗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做到了“贴近生活”,看得人欲哭无泪 。 还有的人,太坏了,竟打起了闰土的主意 。 《咏猹》 猹,猹,猹,田里偷西瓜。半夜遇闰土,被打一钢叉。
 接下来,舞台交给你。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下你的作品吧!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农民诗人危勇的《咏鸡》又火了:已经没有写诗,每天都在村子周边游玩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