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二、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对一件寻常小事,做法却不寻常的描写,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教学课时:1课时(略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橡树图片)问:这样的树美不美?老师告诉大家,我们看到的是橡树。今天,我们要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讲的一个关于人和树的故事,揭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正确给课文标出自然段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三)检查反馈 1、指名读词语。 平坦 马蹄形 延伸 楔子 赞叹 灌木林 粗壮 结实 挺拔 指名提问题。 (四)再读课文 师引:读书贵在质疑。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再读读课文就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得反复思考,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解决。好,这堂课让我们主要围绕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1、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作者怎样描写它?2、“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为什么?3、“不可以”读出什么?从“也不可以”又读出什么? 理解“为什么说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要造好一条公路并不简单,首先得经过勘测人员翻山越岭地查看地形地貌,接着技术人员按照勘测情况设计图纸,最后是工程师和工人们按照图纸进行施工。)”4、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这句话是谁说的?你是怎样理解的?5、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重点理解“笔直”与“弯曲”。作为公路来说,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体会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用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评价工程师和工人们吧。(板书:高尚) (五)课文小结 1、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这都是因为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绿色环保”是永恒的主题。2011年4月28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就要在我们古城西安举行,你是世园会的小主人,你该怎么做?(六)作业练习 1、想像写话练习。 (1)橡树是那么 ,就像 。 (2) 是那么 ,就像 。 (3)如果你坐车过往这里,也会赞叹:“ 。” 2、进入情境,广泛交流。 过往的人还会赞叹什么呢? (赞叹筑路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赞叹他们美丽的心灵;赞叹他们善于思考,巧妙设计,为树让路……) 3、这么多人事先没有商量却见解高度一致,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不约而同) 4、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配乐)
(七)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备用资料:一、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文主要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橡树。几年过去了,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人们都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二、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