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正是习惯养成期,这么大的孩子,学习习惯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俗话说:不怕犯错,就怕一错再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由此看来,关键在一个“改”字。 这样年龄的孩子,依然特别依赖父母,无论吃饭,做事都要让家长看着才行。独立行为需要家长耐心想办法,多鼓励,用好小奖励,比如,粘贴画,小玩具等。因此,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陪伴就是最好的方法。随着习惯的慢慢养成,家长的帮助慢慢减少,最终好习惯就养成了。初入小学的孩子,做作业时间长只是需要改变习惯之一。孩子刚开始做作业还没有时间观念,需要家长陪伴过程中,认真对待,细心帮助。当发现孩子做作业时走神儿,或者去做别的事情,家长留言提醒孩子,用鼓励性语言引导孩子专心学习。做作业时,可以面前放一个小闹钟,告诉孩子做题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虽然孩子不认识钟表,但你可以表针从几走到几时,你必须完成作业,这样他就有时间观念了,慢慢地也就学会认识钟表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能够到点完成,一定要想办法鼓励,奖励粘贴画,陪孩子画画,制作卡通画等等,这样做帮助可以孩子培养兴趣,增进母子或者父子感情。如果到点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家长就需要审视以下作业,是否作业很多,估计的时间不恰当;或者孩子作业遇到困难了,这时,应该提供帮助,并实时鼓励。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是由于边做作业边玩耍,有小动作,那就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实施对应的小惩罚。比如,到点完不成作业,就必须停止做作业,提前和老师打招呼,到学校让老师找他。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孩子就长记性了。时间久了,好习惯也就养成了。在此期间,你会发现你会有很多意外收获:比如,孩子会玩儿了,不再缠着你了,他会自己画画,做卡通等自己喜欢的事情了。特长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总之,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家长如果能够耐心地陪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了家长就省心了,亲子关系也保证很融洽。相反,那些不懂得陪伴,让放任孩子,那种放养式教育,孩子怎么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