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一1、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缩影,为家长深度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 2、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3、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日活动更好地了解家长。一方面,教师可观察家长在开放日的表现,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式参与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实现活动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方式,推测其家庭教育方式,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1、入园———8:40晨间活动 2、8:50—9:10早操 3、9:10—9:40教学活动(一)展示 4、9:40—9:50幼儿生活活动 5、10:10—10:40区域活动展示 1、班级活动安排有序,突出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有自己特色。 2、班级将周教学计划、孩子们的平时作品向家长进行展阅,使家长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3、提高家长的参与性,家长各一张《家长开放日活动记录反馈表》对幼儿园的学习活动、课间操、游戏活动、户外游戏的全程评价。(重点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孩子的各方面表现,突出阶段学习方法,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4、户外游戏活动要有目标,材料充足,一定在计划上显现。建议安排亲子游戏。 5、课间操:整队、队形、口令,要求动作大方、整齐,幼儿精神饱满。 6、各环节衔接(礼仪教育):自然有序,注意(上下楼梯、洗手、入厕,喝水)常规。 7、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现场调控,考虑细节处理,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或者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使家长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表现,对待家长的询问要耐心。 8、保证家长数量(家长签到表)和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家长明确开放日活动的目标、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以及自己的任务以及填写要求。"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家长了解一些什么?通过这类活动我们希望家长有什么样的收获?" 9、认真收取家长填写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反馈意见表",广泛收集家长参与活动的感想和建议,请家长对本次活动进行评议,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二1、热情接待幼儿,与幼儿互相问好。 2、指导个别幼儿给植物浇水并记录自己的植物生长情况。 1、大班徒手操: 2、分组活动:体育器械、竹门球、跳竹梯等。 1、练习滑、走、攀爬、钻单脚跳、双脚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用竹棍顶球过门,练习手臂肌肉力量及手眼的协调性。 1、提醒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学习互相谦让。 2、带领幼儿有节奏、整齐有序地做操。 3、观察幼儿游戏时的运动量,提醒幼儿运动时注意安全。 4、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玩门球的多种玩法。 1、自觉、有序地卷袖子、洗手。 2、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3、培养幼儿合作、竞争意识,初步学习客观地评价他人。 1、教育挂图三张、与内容相关的提示图:太阳、树林、小兔、老虎、大象 2、红队、黄队、蓝队的`积分榜、笑脸娃娃若干。 1、出示画面一,引起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树林里来了一群的小伙伴,它们会是谁呢?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一:树林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打开遮住的三只小兔:提问: ①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瞧,三只小兔子怎么啦?(丰富词:慌慌张张) ②小兔子这么慌慌张张,可能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地讲述) ③别吵,有声音!(教师配上老虎的叫声)谁来了?(让幼儿进行猜想) (3)打开遮住的老虎。 师:真的是老虎,它从树林里窜出来,它想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老虎的表情、动作) (4)小结:老虎张开血红的大口,露出尖尖的牙齿,伸出锋利的爪子,向小兔猛扑过来。(鼓励幼儿表演老虎的动作、表情) 2、出示画面二,讨论、体验大象救兔子 (1)师:老虎来了怎么办?赶快帮小兔想个办法吧。(在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后,教师无意打开遮住的小象,自然地将幼儿的思绪引到画面上) 师:大象会想什么办法救小兔过河呢?(幼儿结伴讨论,大胆发言) 过渡语:故事里的大象是怎样救出小兔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观察画面二: 师:大象是怎样救兔子的?:大象伸出长鼻子,翘起细尾巴,搭成一座大象桥,让小兔过了河。 (3)哎呀,不好,(打开遮住的老虎。)老虎追过来了,大象又会怎样对付大老虎呢? 3、观察画面三,引导幼儿描述图面内容:大象用这个办法好,朝老虎喷水,老虎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了。(丰富词:四脚朝天) (5)小结:瞧,大象帮助小兔打败了大老虎,小兔子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欺负人的坏东西终于到惩罚了,开心吧? 1、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讲故事的兴趣,明确讲故事的规则: 师:看完了这三幅图,谁能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来比赛吧,比赛是有规则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比赛规则: (1)小朋友分成红队、黄队、蓝队三队; (2)每队每次推选一名幼儿出来讲故事,故事讲得好,奖励笑脸娃娃一个; (3)哪一队的笑脸娃娃最多,哪一队就获胜。ok? 2、讨论:怎样把故事讲得好?出示每队幼儿的积分榜,激起幼儿比赛的意识 3、幼儿分队讲故事,让幼儿自己当评委,评价每个幼儿讲的故事。 (四)结束活动:颁奖杯。 师:xx队得到的笑脸娃娃最多获胜,我们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其他队的小朋友也很棒,都像个故事大王。好,今天,小朋友把这好听的故事带回去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好吗?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三(家长开放日) 幼儿来园:微笑迎接幼儿及家长,鼓励幼儿给植物换水,提醒幼儿每盆植物的水倒到一半处即可。 小医院 1、幼儿游戏,教师巡视。 2、扮演病人介入游戏,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引导幼儿正确游戏。 3、讲评:重点请小医院的小朋友来介绍今天游戏的开心的事情。 讲讲做做——小黑猫 1、初步尝试用剪刀在立体的一次性纸杯上沿线裁减,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 2、通过制作小黑猫,认识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猫的喜爱。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记号笔、一次性纸杯,手工纸剪成的眼睛胡须等、糨糊、抹布)、范例、图片。 一、谜语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猜谜。 2、出示猫的图片,认识猫的外形特征。 二、欣赏范例——激发创作兴趣 1、猜猜老师的猫是用什么做的。 2、欣赏范例,看看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3、教师示范做法。 三、幼儿制作——发展动手能力 1、介绍材料和使用方法。 2、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4、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四、作品展示——鼓励孩子大胆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点心后正确做标记 1、幼儿吃点心,教师鼓励幼儿吃好点心记得做记号。 2、请值日生帮助老师检查幼儿做记号的情况。 3、表扬记得做记号的小朋友。 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及时提醒 幼儿擦汗及增减衣服。 鼓励幼儿进餐时保持桌面整洁,教师巡视提醒。 徐汇机关建国幼儿园蒋惠兰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四1、晨间接待: 要求:热情接待幼儿、家长,向客人老师问好,师生共同问好,提醒个别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2、安静活动: 看图书塑料嵌扣拼插恐龙、拆装小车等 目标: (1)能自己选择内容,乐于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活动。 (2)活动结束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3)鼓励插班生蔡郭彪积极参与区域活动。 3、晨间锻炼: 骑小车打板羽球障碍跑攀岩墙转呼啦圈滚火轮等 重点指导:骑小车 目标:(1)能手脚协调的骑小车,训练幼儿手臂力量及全身协调能力。 (2)动脑筋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3)鼓励幼儿与周年露小朋友一起参与活动。 4、韵律、早操 韵律:快乐宝贝 早操:世界多美妙 目标: (1)能与同伴一起愉快的活动。 (2)做操时动作有力,精神饱满。 活动名称:早期阅读:鼠宝宝找朋友 目标: 1、教会幼儿根据小的图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仪领读,教会幼儿从左到右一行一行进阅读。 3、启发幼儿与家长协商创编故事情节,讨论画面构思,合作制作图画书,进一步了解画面、文字之间的转换关系。 要求:自由结伴游戏,注意安全。 目标:通过义卖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同时让幼儿体会用劳动换来的报酬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劳动:抹小椅子,管理自然角 目标: (1)认真、有序地将自己的小椅子擦干净。 (2)关注自然角,给自然角动植物浇水、换水. 2、点心:正确拿放茶杯,一口点心,一口牛奶,保持整洁。 3、进餐:愉快安静进餐,将残渣放入指定盘中。 4、午睡:能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同伴。 5、盥洗:能正确有序地洗手,用肥皂擦手不玩水。 社会《成长证明》半日活动 情景描述: “这是谁?” “这张照片不是我!” 都说大班的孩子长大了,可是怎样让孩子懂得自己长大了呢?这节课《成长证明》,就很好地见证了孩子们在长大。所以为了很好的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确在不断地长大,我在事前请家长配合拿来了小时候的照片,衣服以及鞋帽等物品。大四班的孩子和家长都很配合,都带来了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上课的时候,我拿出了一张张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请小朋友们互相猜一猜,看一看,结果很多小朋友都上了当,大家把女孩看成了男孩,把男孩看成女孩,也有的小朋友,自己的照片也认不出来,还有几张照片陈老师和阿姨都没有认出来,小朋友们觉得非常有趣,第二个环节我把这些照片打乱了以后,让每位小朋友把照片送给照片的主人。果然很多照片都因为认错了找了半天也没有送回去,最后只好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这节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到了自己和同伴们从小时候到现在的变化,很生动地感受到了自己长大了。 理论分析: 在《成长证明》这个半日活动中,幼儿的常规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我让幼儿通过比较、观察、及亲自尝试中,很深刻地体验到了自己的长大。孩子们翻看自己和同伴的照片,穿戴自己的小时候的鞋帽及衣裤,孩子们在快乐的欢笑中,体会到了自己在不断地长大。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这与家长的配合不无很大的关系,《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这节课没有家长的配合,拿来这么多小时候的物品,幼儿的参与度也不会这么高,体验也不会这么深刻。 所思所悟: 只是这节课还是有很多让我困惑的地方。比如,如何让幼儿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即感受到课堂的有趣,又能保持很好的教学秩序呢?幼儿在互送照片的时候,我还是没有跟幼儿讨论好规则,导致有的孩子找不到照片的主人而很着急,还有的幼儿为了多送几张照片,而抢夺照片。所以这一点说明以后一定要向孩子们讲明规则后才开始行动。还有怎样很好的控制好时间,把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而不拖堂。这对一名教师来说是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所以以后一定要多关注,及时改善。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五(家长开放日) 幼儿来园:微笑迎接幼儿及家长,鼓励幼儿给植物换水,提醒幼儿每盆植物的水倒到一半处即可。 小医院 1、幼儿游戏,教师巡视。 2、扮演病人介入游戏,与幼儿进行角色对话,引导幼儿正确游戏。 3、讲评:重点请小医院的小朋友来介绍今天游戏的开心的事情。 讲讲做做——小黑猫 1、初步尝试用剪刀在立体的一次性纸杯上沿线裁减,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 2、通过制作小黑猫,认识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猫的喜爱。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记号笔、一次性纸杯,手工纸剪成的眼睛胡须等、糨糊、抹布)、范例、图片。 一、谜语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猜谜。 2、出示猫的图片,认识猫的外形特征。 二、欣赏范例——激发创作兴趣 1、猜猜老师的猫是用什么做的。 2、欣赏范例,看看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3、教师示范做法。 三、幼儿制作——发展动手能力 1、介绍材料和使用方法。 2、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4、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四、作品展示——鼓励孩子大胆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点心后正确做标记 1、幼儿吃点心,教师鼓励幼儿吃好点心记得做记号。 2、请值日生帮助老师检查幼儿做记号的情况。 3、表扬记得做记号的小朋友。 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及时提醒 幼儿擦汗及增减衣服。 鼓励幼儿进餐时保持桌面整洁,教师巡视提醒。 徐汇机关建国幼儿园蒋惠兰 幼儿园家长半日活动计划安排表篇六1、热忱接待幼儿及家长,鼓舞幼儿与老师问好,了解幼儿的心情状况,引导幼儿乐观参加区域活动。 2、组织引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建构区、银行、美食街、海鲜店等。 3、评价活动:鼓舞和表扬在活动表现进步的幼儿,同时对于活动中消失的问题赐予准时的讲评。 1、韵律活动。 2、集体嬉戏:木头人(走) 3、分散嬉戏:抛接球、高跷、跳绳、流星球、飞盘、跳格子等。 4、早操(大班幼儿广播体操)。 (一)(二)附后 嬉戏内容: 医院、手机店、海鲜店、美食街、趣味馆等 观看与指导: 1、重点观看幼儿在嬉戏中与同伴的交往,以及礼貌用语的使用状况; 2、引导幼儿在活动结束时整理嬉戏材料,养成好习惯; 综合活动:生活常规 1、通过争论知道在生活中标志的作用。 2、能够迁移对各种标志熟悉的阅历,进行大胆地设计。 活动预备: 1、在此活动之前幼儿已对交通标志有了肯定的熟悉和了解。 2、孩子们收集的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标志的图形、照片、绘画作品及实物。水彩笔、白纸若干。在活动室内的墙上张贴交通标志图; (1)、对收集的生活标志进行共享。 在生活中我们发觉了许多标志,请小伴侣们和大家共享一下你所找到的生活标志。 1、请幼儿相互沟通志。然后再请个别幼儿展现给大家看 2、生活标志展现给大家看。(收集的标志:当心滑倒、当心触电、请将垃圾投入箱中、公用电话、静等标志) 老师以一个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儿当中,和幼儿一起共享自己的发觉,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沟通和共享。 (2)、对生活标志作用的争论。 这么多标志有什么用处呢?请幼儿争论后个别回答。 让孩子们知道标志的作用有警告、提示、提示的作用。 标志是无声的语言。 鼓舞幼儿自己发觉生活标志的作用,老师可针对详细的标志作出引导。 (3)、对幼儿园中我们生活的环节进行争论,找出需要提示、提示的地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提示呢。比如在洗手的时候?请幼儿争论后回答。老师对进餐、喝水、解便、睡觉的环节都提出问题,让孩子争论后同答。 老师应当有预先的考虑。在幼儿谈到环节中详细需要的标志设计时,才能有意识地进行指导。 (4)、设计标志。 师: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标志来提示大家在洗手的时候要留意的问题呢? 警告的标志是什么样的?(三角形、黄边) 禁止的标志是怎样的?(红圈、斜杠) 提示的标志是怎样的呢?(正方形、蓝边)现在我们就开头设计吧。幼儿进行设计,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老师在了解了幼儿的设计意图后,鼓舞幼儿大胆想像,设计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标志。 (5)、沟通与共享。 绘制完毕后,请孩子们进行沟通,然后将所设计的标志贴到教室里的相应位置上。在贴上孩子们设计的标志以后,鼓舞孩子们根据标志转变自己的行为,并准时做出评价。 鼓舞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有关的标志,督促家庭成员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