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包粽子啦!”一句喊声从教室里发出,没错,那就是我。
你敢相信吗?小小的粽子里竟蕴含着几千年的文化。据说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当年爱国跳了江,他的妻子为了江里的鱼龙不吃掉屈原,就把粽子丢进江里。
开始包粽子了,老师准备好东西拿起两片箬叶,开始教我们包漏斗,老师示范几次,让我们包,我试了几次,总是露出一片小叶子尖。
我还以为是要塞进漏斗,之后,我让老师帮我。结果我一看,原来那一片小叶子尖是要和最上面的叶子重合的,我可是太“心灵手巧”了。
第二步,装糯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遍,让我们开始包,我拿来糯米,用勺子一勺一勺往箬叶里加,我心想:我要多加点葡萄干,拿回去给舅妈吃,因为舅妈今天过生日。
我加好了糯米和葡萄干,可是不知道怎么包起来,我顿时绝望了,加好了,不会包,不就等于白费了吗?后来我只能去找老师帮忙,老师让我拿着,她教我。
老师先把粽子的“帽子”往下折,然后再使劲一拉。粽子里水马上就漏了,好像老师把它弄痛了,它“出血”了。
包好了之后,老师拿起线,三下五除二的就绕好了。再打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但我这应该算是个半成品,于是我又重做了一个。
我照着老师的方法又重做了一个,这次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完成的,除了最后一步老师帮了我。
“我学会包粽子啦!”我开心的说道。我看到粽子,仿佛已经看到舅妈开心地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