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话题] 《传习录》观后感

[复制链接]

昨天在新闻时间,我们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以现代读书人与古代文人相结识的形式,传承文化,品味经典。

我们看得是《传习录》的发展历程,此书共分为三卷,上卷、中卷、下卷,由明代文学家王阳明所著,其文章内容是由他的弟子徐爱等人记录下了王阳明所教的知识而编写成的。里面记录了王阳明先生的事迹,今天我和各位分享一下《传习录》。

此书的名字由徐爱所题,通过引用论语中"传不习乎"而题。王阳明一生历经千难万险,曾提出了"知行合一",在那时,能悟出"良知"这个词是很不易的,王阳明对"知行合一"作出了解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是说,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完成,告诉我们要言行一致。

王阳明小时候曾说要当圣贤,于是格竹七日悟道理,七日后不但没悟出大道理,反而积劳成疾使身体欠佳。成人时当了官,却遭奸臣刘谨的陷害,遭受了廷杖三十,这三十廷杖让王阳明走了趟鬼门关,一连几天滴水未进。后来他被贬到龙场(贵州),在那里,王阳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

此书,是王阳明追随朱熹、孔子、孟子等先贤的理论,明白了"心即理"。《传习录》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应沿着先人的足迹,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也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