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可我的数学成绩频频告急,张张打满X的试卷似乎要把我吞噬,将我拉入万丈深渊……
数学课上,我正襟危坐,脑子里却是稀里糊涂。黑板上的文字就像天书,老师的讲解就像咒语,我害怕数学,害怕在漫漫求学道路上摔得鼻青脑肿。
“请XX同学来解答这道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师次次点到我。无奈,我木讷地走上讲台,猛地一抬头,对上老师期盼的目光。我心虚地躲开,汗如雨下。拿起似千斤重的粉笔,读了几遍题目:这是什么和什么关系?不清楚、不理解、混沌的大脑完全处于“死机”状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仿佛过了一世纪,然而我还怔在黑板前,傻傻地瞪着眼睛。台下的同学还是议论:“这么简单都不会!”我羞愧难当,天,数学这个槛我该如何突破?
我忽然想哭,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但我忍住了,不哭!要保留一份尊严,为了下次能自豪地迈上讲台。
毕竟,我没有彻底地输。
面对难啃的数学,我得找突破口。老师告诉我: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抹去。突破口就是先易后难:首先抓容易的题目,这些题目要多练习,保证正确率;接着掌握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以不变的定律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最后攻克难点……
为此,我将每天的时间挤成48小时用,家中一本本练习册,一张张试卷,已经叠成了一堆小山;数学老师办公室里频频出现我的身影;周末挤出空暇,到处补习数学……
现在,我依然还在数学的漫漫长路上踽踽前行,成绩有没有突破还在考验中,但是,我已经完成一次自我突破的心路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胜者,因为我突破了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