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妈妈去老家玩。我玩得正高兴时,忽然感到肚子有点不舒服,我马上跑去找厕所,妈妈说:“公厕在那边!”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座崭新的厕所屹立在那里。 当我走到公厕前,一看傻了眼:这里原来不都是茅厕吗?现在变得这么漂亮。只见公厕的外墙是用白色的瓷砖贴的,四周种满了绿油油的柏树和冬青树,没有一点臭味。走进厕所,里面很宽敞,四面通风,空气流畅,也没有苍蝇。卫生设施一应俱全:有蹲坑、有小便池,外面还有洗手池,跟城市里的公共厕所差不多,干净又卫生。 看着这一切,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在这上厕所的情景。记得那时老家的厕所都建在路边,既不干净又不卫生,臭气熏天,苍蝇飞舞。厕所是用茅草搭建的,一口大缸深深地埋在土里,在大缸上放着一个正方体的木架子,五面是空的,只有朝前的一面用木板挡着。再在木架子前放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人就踩在这块木板上,蹲在正方体的木架子上方便。看着这些我害怕得不肯上去,妈妈瞪了我一眼说,她们小时候都是这样方便的。 我战战兢兢地踩上木板,双手紧抓着木架子上的两根纵条,觉得自己整个人被悬空挂在上面,一不下心就要掉入“深渊”。我想往后挪一下,因用力过猛,屁股一沉,双脚翘起,“啊———”我发出惨烈的叫声,还好抓得紧没掉下去。我被吓得魂飞胆破,再也不敢方便了。我哭着哀求妈妈:“妈妈,你带我回家去方便吧!”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跟我说起他小时候有位邻居家的孩子掉入茅厕的故事,我听了都毛骨悚然。那时我在心底暗暗地想:什么时候能彻底改变农村的茅厕啊! 今天,我终于看到它的改变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怕掉进茅厕了。我静静地朝四周看了看,不但茅厕变了,连周围的环境都变了:小溪变清了,小树变多了,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建起了健身活动场地,老人活动室。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 教师点评:作者通过对新旧厕所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们家乡日新月异的大变化。语言生动,富有童趣,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