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花匠院子里的葡萄藤结了不少又大又甜的葡萄,他高兴极了,很想与人分享这些果实,便摘了一些送给邻居。首先,他送给一位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有点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惚。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是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就会产生那么多的误会?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受或见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 -
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本次作文是材料加话题型作文,前面的材料起到了“引子”的作用,是为了引出下面“我们需要理解”的话题的。但前面的材料对打开我们的作文思路却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我们可以根据材料展开联想,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是自己不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还是别人不理解你而误解了你,误会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解除的。把这些经历叙述出来,突出理解在事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可。总而言之,只要与“需要理解”相关的经历、事件等都可以选出来成文。但一定要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素材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证理解的重要性,不过要在有一定的论据积累的基础上方可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话题作文的拟题也很关键,一般不以所给的话题为作文题目,不过本次作文的话题意思很明确,可以此为题目完成作文。当然,也可以在话题的前面、后面或前后都加词,再组成一个与“理解”相关的题目成文亦可。在作文构思的过程中,最初的两三个想法最好是先扔到一边,再想有没有更佳的材料和内容可选,不要急于落笔,等到构思真正成熟后再下笔。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