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宁静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题记
手表丢失了该如何寻找?翻箱倒柜、盲目追求,只能一无所获;保持安静、倾听滴答,便可轻易寻得。其实这件小事何尝不是透露了人生的智慧?一味盲目追逐不停下来思考,不去营造心灵宁静的后花园,便难以寻得人生的真谛。
当步履匆匆取代了闲庭信步,我们还如何看到凌晨四点钟未眠的海棠花?当车水马龙取代了小楫轻舟,我们还如何渡进梦中的芙蓉浦?朋友啊,你盲目追逐的是繁华喧嚣的街市,还是纸醉金迷的霓虹?你心灵宁静的后花园是否已经荒芜?寻一片宁静吧!且听风吟,去寻求人生的真谛。
他曾一袭白衣在公主宴席上惊绝四座,他也曾官至右丞福禄双得,但在囿居于禅寺里的那段宁静时光,他方才找到心灵的栖宿。“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使他真正于宁静中找到了心的入口,“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使他获得了心的淡泊。常建正是在慢下脚步的宁静思索中悟得禅意,在淡泊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
或许我们说身不由己,当然不如他隐居空门。但即使生活在喧闹的都市,心灵依旧可保持宁静。譬如去书中轻抚前人留下的琴弦。
何不跟着林逋去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美?何不随着张先去探寻“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静谧?何不撷一朵“蝶恋花”,走一趟“踏莎行”,赏一轮“西江月”,拂一缕“浣溪纱”?在每一个落花的季节,在每一个有藻荇的湖畔,在每一个落日的搂头,轻抚前人留下的琴弦,独坐一室,有茗相伴,虽是暂时的逃遁,心灵又何尝不是淡泊而宁静的?
朋友啊,不要盲目追逐了!宁静致远,为心灵营造一片宁静的后花园,方可悟得人生之真谛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时便可清晰地听到那“手表”的走动声了——滴答,滴答,滴答——
解析试题分析:宁静致远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灵能宁静高远,哪怕身处再偏僻的地方,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地方偏僻,孤寂。这一点对于现代人尤其难得。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倘若把握不了自己,骄横轻狂;喧嚣鼓噪,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累了别人害了自己。
道家葛洪曾说过:“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杂务缠身,与其;紧张烦恼,倒不如让自己宁静下来。宁静可以沉淀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滤尽浅薄、粗俗等杂质,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它不但为你带来心灵的滋养,更能让你享受生活的安宁。所以,摒弃浮躁,忍耐寂寞,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乃至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