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参考例文:
做最好的自己
小男孩倔强地反穿袜子,我们且不说那里面的线头是否磨脚,单是这种可爱和率真,这种打破常规的我行我素,就值得喝彩。我又想起那如出一辙的横切苹果的故事,世人多喜欢竖切苹果,可偏有一个孩童要将它横切,于是一颗美丽的五角星呈现在我们面前,惊奇、兴奋,世界多了一个发现,一个创新。所以说,打破常规,做最好的自己,这样世界常常有惊喜。
人们都喜爱牡丹的繁华,赞美它的艳丽,它的富贵,可是偏偏有幽兰愿生长在山间,生长在溪畔,默默散发幽香;人们都追逐和煦的春色,怡人的春风,一切熏得人如痴如醉,可是偏有那腊梅盛开在严冬,让诗人留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吟诵。正因为打破常规,冲破平庸,梅、兰、竹、菊赢得了“四君子”的美名,它们的坚强、脱俗、洁身自好、品格高洁让文人墨客仰慕,追寻。做最好的自己,世界才称其为丰富和神奇。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勇敢,需要自信,需要执著。生物学家达尔文是实现自我的典范。高中毕业后他的父亲在皇家大法院给他找了个律师的工作。这在许多人看来是值得艳羡的事情。可是达尔文却不屑一顾。他毅然跟随一位地质学教授做环球旅行,没途他认真地考察地质、地貌并收集各种标本。他将收集到的标本分门别类地包装,贴标签,寄回大学实验室,一切有条不紊。在达尔文看来,如果听从父亲的安排,人生就像嚼蜡一样无味;如果按照自己的兴趣做生物学研究,人生就像百花园一样多彩。打破常规,抛弃世俗,达尔文成就了自己的《物种起源》。他做了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做最好的自己单单有最初选择的决绝是不够的,还要为自己的选择做出艰辛的努力。世界乒乓冠军邓亚萍就是一个敢于拼搏,永不言弃的人。初练乒乓球的时候,做教练的父亲无论如何不愿收下这个学生。父亲看来,邓亚萍身材矮小,不适合学习乒乓竞技的高难度动作。可是邓亚萍却愿意在这条路上洒下汗水,劈荆斩棘。比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这是对一个拼搏者的最好褒奖。
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西方节日渗透我们的生活时,社会学家说: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当面对高考选修文理科时,参考老师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人们面对金钱名利趋之若鹜时,郭明义安于俭朴,做最幸福的自己。
让我们像小男孩一样,做个倔强、执著而又率真的自我吧。打破常规,不随波逐流,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做最好的自己,这样世界常常有惊喜”接着分析问题,接着联系现实,举出牡丹、达尔文、邓亚萍的例子加以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解析试题分析:从儿子角度立意,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
从父亲角度立意,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立意的核心是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正确处理: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从综合角度立意,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考生在作文时需明确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