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疑问代词quot;什么quot;的非疑问用法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问题:【疑问代词quot;什么quot;的非疑问用法研究综述】

答案:↓↓↓

网友采纳  “什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疑问代词,然而随着对词汇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也受到了更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做一个简单的系统归纳。  一、“什么”的由来  “什么”一词的语源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问题中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难成定论。“什么”一词最早出于唐代文献,吕叔湘先生(1985)认为它的早期形式是“是物(勿)”,疑问代词“什么”是由“是物(勿)”演变而来的。太田辰夫(1987)“‘甚么’在唐代较早时期写作‘是物’、‘是勿’、‘是没’等。‘勿’‘没’是‘物’的同音假借字。‘是’的语源不明,但可能是由古代的指示代名词转化为表疑问的词。”冯春田先生(1990)在《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中,认为“什(甚)么(摩)”是由“什(甚)”和“么(摩)”复合而成,“么”起初不是作为词缀附着于“什”之后,可能最初是并列复合式。以上都是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搜索得以考证,然而方环海通过对江苏省北部一些方言区的考察,发现至今仍然保留着“是物(勿)”用作疑问代词的现象。所以我们认为“什么”一词的早期形式是“是物”的论断是毋庸置疑的。  二、研究现状  最早关于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是李锦熙(1924)在“疑问形容词”一节中讨论了疑问代词的两种非疑问用法:一是当句子语气是“直述”时,“疑问形容词”是“不定或虚指的形容词”;二是在表然否的问句中,“句中的疑问形容词也不管事”。虽然没有作更多的阐述,但为此类研究开了先河。  关于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不同分类,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吕叔湘(1982)把不作疑问用的疑问代词称作“无定指称词”,并指出有两个用途:表不论的为“虚指”。王力(1985,1988)指出疑问代词的一些“特别的用途”,并把它分为四种:(1)替代说不出的事物,(2)代替任何事物,(3)很象代数字的功用,(4)帮助委婉语气。此外,他认为“什么”用于次品时,有三种活用法:(1)对于某事物知道的不清楚,(2)要数说几样东西,(3)在否定语或反诘语里,表坚决的否认,或强烈的辩驳。丁声树等(1961)把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分成三种:反问、任指、虚指。赵元任(1979)提出五个类别:(1)用于修辞性的斥问,(2)不定指示和任指,(3)放在一串并列词语末了,意为“等等”,(4)放在名词前有不知道不以为然或“所谓”,(5)“有什么A?”“没(有)什么A”。吕叔湘等(1980)把“什么”分成“指”和“代”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中“什么”可以“指”或“代”不肯定的事物或人、表否定、表任指,另外,“指”类的“什么”可以用于列举,“代”的什么可以独用表示“惊讶”。汤廷池(1981)把汉语WH词的非疑问用法概括为任指、虚指、照应、修辞、感叹和其他用法。邵敬敏、赵秀凤(1989)对“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作了细致的分类,分为全指、例指、承指、借指、虚指、否定、反诘和独用等八类。刑福义(1997)谈到了“疑问代词活用”的四种现象:任指、虚指、游移指、笼统指。刘月华等(2001)认为疑问代词的活用有三种:反问、任指(或泛指)和虚指。另外,于细良(1965)、郑良伟(1982)等,也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述。  三、多角度研究概况  (一)句法平面  对疑问代词“什么”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把是“什么”看作是疑问代词,但在一定条件下有非疑问的用法;第二种是把“什么”看作指示代词,在指代用法中分出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第三种是把表疑问用法的“什么”称作疑问代词,表示非疑问用法的“什么”称作指示代词。尽管“什么”有多种用法,的为“任指”,表不知也有理由定为“兼类词”。  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把“什么”列为疑问代词,认为“疑问代词主要用于询问,此外还有反问、任指、虚指等用法”。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1981)也把“什么”列入“疑问代词”,并把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称作“活用”。刘月华等著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983)把“什么”也列为有疑问代词,并把疑问代词的几种非疑问用法也称作“疑问代词的活用”。以上把“什么”归入到“疑问代词”,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按其来源,“什么”本来是表示疑问的,所以仍然称作疑问代词,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非疑问的用法。  吕叔湘先生他在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说:“指别和称代是不同的句法功能,把代词分成代词和指别词两类(一部分兼属两类),也许更合理些。如果仍然合为一类,也是把名称改为指代词较好”。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就把“谁”、“什么”、“怎(么)样”“哪里”跟“这、那”之类归为一类,称作“指代词”,并把前者称作“不定指指代词”,后者称作“定指指代词”。因此把“什么”看做是指代词。  既然疑问代词“什么”有疑问和指代两种重要的用法,那么就可以把用于疑问的称作疑问代词,把用于非疑问用法的称作指示代词。即把“什么”看作兼类词。  (二)语义平面  对疑问代词“什么”的研究人们不仅满足于单纯的描写,更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对这个问题作更深入详细的研究。  魏丽君(1996)认为“什么”在实际的言语运用中,表示强调、反诘等语气,还表示轻微、婉转、的语义和轻蔑、贬斥的感情色彩等,并指出任指和虚指的区别主要是语义的不同。  王海峰、王铁利(2003)通过对自然口语材料中出现的“什么”进行分析,认为“什么”在对话中更多的是表示否定、怀疑、不确定的功能以及相应的篇章功能——替代、话题处理、话轮处理,并对“A什么B”进行了探究,认为该结构式主要表示消极的意义,结构式中的“什么”具有强调功能。  晏宗杰(2004)对“V什么V”结构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指出它和“V+什么”句式的差异,他的独到之处是从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的角度进行阐述。他认为该结构式是说话人对自己情感的宣泄,或鄙视,或劝解,或无所谓。  吴仲华(2005)对代词“什么”在比况表达式中的研究,在比况表达式中引进疑问代词“什么”去替代,主要是有三个原因:一是认知的因素,不能说;二是委婉的因素,不便说;三是语势的因素,不需说。  朱锡明(2005)通过对口语中“X什么”与“X什么X”句式的探究,认为这一类句式表示禁止或否定的意义,并且语气强度也有所不同。  叶川(2005)对“什么X不X”句式的分析,这种句式体现了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原则”,同时带有说话人本身强烈的消极情感因素。  总之,通过对“什么”在口语中以及“什么”各种句式的研究,“什么”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句中,主要表否定、贬斥、委婉等意义。  (三)语用平面  疑问代词“什么”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的方法也趋向于多元化,通过对各种“什么”的句式的研究,更好的探讨“什么”的语用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